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念珠根黄芩

念珠根黄芩

药材名称念珠根黄芩

拼音Niàn Zhū Gēn Huánɡ Qín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食珠根黄芩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moniliorrhiza Kom.

采收和储藏:8-9月采挖,洗净,泥土杂质,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念珠根黄芩,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状芭多横走,白色,串珠状,由径达6mm肥大的节间所组成。茎高20-36cm,仅节上疏被白色疏柔毛,其余部分无毛,带紫色。茎高20-36cm,仅节上疏被白色疏柔毛,其余部分无毛,带紫色。叶柄长1.5-4m;叶片卵圆形或卵圆状长圆形,长0.8-2.3cm,宽0.3-1.3cm;先端锐尖至钝头,基部圆形至浅心形;上面无毛,下面沿脉上被极疏柔毛,密生腺点。花少数,单生于茎上部叶腋内;花梗长约4mm,下部1/3外具成对的线形小苞片;花萼长3-4mm,盾片高1mm,果时均略增大;花冠蓝色,长3.2cm,花冠筒基部前方浅囊状膨大,冠檐二唇形,上唇灰状,内凹,下唇中裂片近圆形;雄蕊4,二强;花盘前方隆起;子房4裂/裂片等在。小坚果椭圆球形,淡褐色,具瘤突。花期7-8月,果期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草丛、池沼及碎石滩。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安胎。主高热烦渴;肺热咳嗽;热毒泻痢;血热吐衄;胎热胎动;疮痈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黄龙须

    药材名称黄龙须拼音Huánɡ Lónɡ Xū别名红龙须(《分类草药性》)。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桑科植物黄葛树的气根。性味《重庆草药》:"味苦湿,性热,无毒。"

  • 牛奶树

    《中药大辞典》:牛奶树药材名称牛奶树拼音Niú Nǎi Shù别名牛奶子(《广州植物志》),乳汁麻木,牛奶稔、猪母茶、猪奶树(《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桑科

  • 白饭树根

    《中药大辞典》:白饭树根药材名称白饭树根拼音Bái Fàn Shù Gēn别名薏米蕴(《岭南采药录》),鱼眼报(《南宁市药物志》)。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大戟料植物白

  • 水案板

    《中药大辞典》:水案板药材名称水案板拼音Shuǐ àn Bǎn别名扫尔得木(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眼子菜科植物浮叶眼子菜的全草。8~10月采收。原形态多年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具红

  • 茄叶一枝蒿

    药材名称茄叶一枝蒿拼音Qié Yè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liouorum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糯米条

    药材名称糯米条拼音Nuò Mǐ Tiáo英文名Chinese Abelia别名茶条树、小榆蜡叶、小垛鸡、山柳树、毛蜡叶子树、水蜡、白花树出处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糯米条的茎

  • 南瓜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南瓜子药材名称南瓜子拼音Nán Guā Zǐ别名北瓜子、窝瓜子来源葫芦科南瓜属植物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的种子。秋季采摘成熟果实,取出种子,

  • 柏枝节

    《中药大辞典》:柏枝节药材名称柏枝节拼音Bǎi Zhī Jié出处《唐本草》来源为柏科植物侧柏的树枝。化学成分木材含挥发油,其中大部分是倍半萜醇,约占50%,中有雪松醇,韦得醇,α-,β-及

  • 斑瓣虎耳草

    药材名称斑瓣虎耳草来源虎耳草科斑瓣虎耳草Saxifraga takedana Nakai,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淡,温。功能主治除湿利尿,行血祛瘀,消肿。主治咳嗽,咯血,黄疸,骨折筋伤,白带,

  • 茅栗叶

    药材名称茅栗叶拼音Máo Lì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壳斗科植物茅栗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stanea seguinii Dode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摘,鲜用或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