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掌叶蓼

掌叶蓼

药材名称掌叶蓼

拼音Zhǎnɡ Yè Liǎo

别名屈草、猪草、大辣蓼、九龙天子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掌叶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palmatum Dunn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全草,切段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1m。茎直立,带紫红色,有纵棱,多分枝,被短柔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9cm,有纵肋,被伏毛及短柔毛;托叶鞘斜截形,长1-2cm,脉纹显着,被伏毛,先端无睫毛;叶片掌状,直径6-12cm,有5-9个掌状深裂,裂片近菱形,基部2个裂片较小,近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凹下,上面有伏毛及短柔毛,叶脉及叶缘有伏毛。头状花序排成聚伞状,花序轴被短柔毛及伏毛,苞片线形,密被粗毛及短柔毛;花梗短,花被5深裂,淡红色,脉纹明显;雄蕊8;花柱3,柱头头状。瘦果卵形,三棱,淡褐色,有点状花纹。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谷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茎枝圆柱形,多分枝,棕红色至紫红色,表面有纵棱线纹,被短柔毛,断面中空。叶多皱曲,展平后叶片掌状,5-9掌状深裂,裂片近菱形,基部2裂片较小,近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深凹,表面有伏毛及短柔毛;托叶鞘斜截形,有明显脉纹,膜质,有伏毛。头状花序排列成聚伞花序状;花被淡红色,有明显脉纹。瘦果卵形,有3棱,淡褐色,有点状花纹。气微,味微涩。

性味苦;酸;性凉

功能主治止血;清热。主吐血;衄血;崩漏;赤痢;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鲜叶捣敷;或干叶研粉撒布。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海蟹壳

    药材名称海蟹壳拼音Hǎi Xiè Ké来源药材基源:为梭子蟹科动物三疣梭子蟹的甲壳。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rtunus trituberculatus(Miers)采收和储藏:加工或食用时,拣取外壳

  • 白猪母菜

    药材名称白猪母菜拼音Bái Zhū Mǔ Cài别名对主从神仙、六月雪、白胶墙、母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陌上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nia procudens(Drock.)

  • 白椴

    药材名称白椴拼音Bái Duàn来源椴树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以树皮、根。生境分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痨伤初起: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

  • 白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沙蒿药材名称白沙蒿别名籽蒿来源菊科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Krasch.,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消炎散

  • 松木皮

    《中药大辞典》:松木皮药材名称松木皮拼音Sōnɡ Mù Pí别名赤松皮(《千金方》),赤龙鳞(《永类钤方》),赤龙皮(《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树皮

  • 天王七果实

    《中药大辞典》:天王七果实药材名称天王七果实拼音Tiān Wánɡ Qī Guǒ Shí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忍冬科植物羽裂莛子藨的成熟果实。7~8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胜红蓟

    《全国中草药汇编》:胜红蓟药材名称胜红蓟拼音Shènɡ Hónɡ Jì别名咸虾花、白花草、白花香草、白花臭草、柠檬菊、七星菊、白毛苦、猫屎草、脓泡草、胜红药、消炎草来源菊

  • 鹈鹕毛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鹈鹕毛皮药材名称鹈鹕毛皮拼音Tí Hú Máo Pí别名斑嘴鹈鹕来源鹈形目鹈鹕科斑嘴鹈鹕Pelecanus roseus Gmelin,以毛

  • 越王余筭

    药材名称越王余筭拼音Yuè Wánɡ Yú Suàn英文名White coral别名越王竹、白珊瑚出处1.《南方草木状》:越王竹,根生石上,若细荻,高尺余,南海有之。2.《岭表录异》:沙箸,生于海岸沙

  • 五除叶

    《中药大辞典》:五除叶药材名称五除叶拼音Wǔ Chú Yè别名山茶辣(《广西药植名录》),大漆王叶(《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叶。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