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新疆藜芦

新疆藜芦

药材名称新疆藜芦

拼音Xīn Jiānɡ Lí Lú

别名藜芦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阿尔泰藜芦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trum lobelianum Brnh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阿尔泰藜芦多年生草本,高约1m。下部连叶鞘直径2-3cm,基部具无网眼的纤维束。叶在茎下部的较大,宽卵状椭圆形,长约20cm,宽10-16cm,先端钝或渐尖,背面密生微柔毛。圆锥花序长约30cm,具多数近等长的侧生总状花序,每一侧生花序常常又再次分枝,花序轴密被灰色柔毛;花密生,黄绿色;花被片狭椭圆形,长11-12mm,宽4-4.5mm;花梗短于小苞片,长1-2mm;雄蕊6,长约为花被片的1/2-3/5;子房长于宽,无毛。蒴果长2-2.5cm,宽约1cm。花、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2000m的山地林下阴湿处,常成片聚生。

资源分布: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山。

性味辛;苦;微温;有毒

功能主治止痛;杀虫;涌吐。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疥癣;恶疮;癫狂痰壅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3-0.6g。外用:适量,研末,水调敷;或煎汤熏洗。

注意体弱气虚者及孕妇禁服。服之吐不止者,可服葱汤解。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船盔乌头

    药材名称船盔乌头拼音Chuán Kuī Wū Tóu别名船形乌头、滂噶尔来源毛茛科船盔乌头Aconitum naviculare Stap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藏。性味苦,寒。

  • 火秧竻

    《中药大辞典》:火秧竻药材名称火秧竻拼音Huǒ Yānɡ Lè别名霸王鞭(《广州植物志》),阿黎树、羊不揩、龙骨刺(《广西中兽医药植》),火虹、火巷、美泽大戟(《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

  • 柚树寄生

    《中药大辞典》:柚树寄生药材名称柚树寄生拼音Yòu Shù Jì Shēnɡ别名柚寄生(《本草求原》),禄柚寄生(《岭南采药录》),柚子寄生(《南宁市药物志》)。出处《生

  • 茄叶一枝蒿

    药材名称茄叶一枝蒿拼音Qié Yè Yì Zhī Hāo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岗斑鸠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ernonia cliouorum Hance.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晒干。原

  • 西藏野花椒

    药材名称西藏野花椒来源芸香科花椒属植物西藏野花椒Zanthoxylum tibetanum Huang,以果皮和种子入药。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将果皮与种子分开,分别入药。性味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

  • 辣椒头

    《中药大辞典》:辣椒头药材名称辣椒头拼音Là Jiāo Tóu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茄科植物辣椒的根。功能主治治手足无力,肾囊肿胀。复方①治手足无力,有如瘫痪:辣椒头二个,鸡脚十

  • 荠苎

    药材名称荠苎拼音Qí Zhù别名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荠苎的茎、叶。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茎4棱形,上部及花序中轴

  • 红药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药子药材名称红药子拼音Hónɡ Yào Zǐ别名红要子、白药子[西北]、金荞仁来源为蓼科翼蓼属植物翼蓼Pteroxygonum giraldii Damm.

  • 南瓜瓤

    《中药大辞典》:南瓜瓤药材名称南瓜瓤拼音Nán Guā Ránɡ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果瓤。功能主治治烫伤,创伤。用法用量外用:捣敷。复方①治汤火伤:伏月收老南瓜瓤

  • 猪肾

    《中药大辞典》:猪肾药材名称猪肾拼音Zhū Shèn别名猪腰子(《医学入门》)。出处《别录》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肾,即俗称"猪腰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猪肉&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