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木蝴蝶树皮

木蝴蝶树皮

《中药大辞典》:木蝴蝶树皮

药材名称木蝴蝶树皮

拼音Mù Hú Dié Shù Pí

别名黄柏(《南宁市药物志》),土大黄(《广西中药志》),千张纸树皮(《岭南草药志》)。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紫葳科植物木蝴蝶树皮,秋、冬采取。

性味《广西中草药》:"微苦甘,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消肿解毒。治传染性肝炎,膀胱炎,咽喉肿痛,湿疹,痈疮溃烂。

①《南宁市药物志》:"可代黄柏用。"

②《广西中药志》:"治胃热。"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传染性肝炎,退黄。"

④《广西中草药》:"清热凉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捣敷或煎洗。

复方①治肝炎,膀胱炎:木蝴蝶树皮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西中草药》)

②治咽喉肿痛:千张纸树皮。水煎服。(《岭南草药志》)

③治痈疮溃烂,湿疹:木蝴蝶树皮捣烂外敷,或煎水洗患处。(《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木蝴蝶树皮

药材名称木蝴蝶树皮

拼音Mù Hú Dié Shù Pí

英文名Bark of Indian Trumpetflower

别名黄柏、土大黄、千张纸树皮

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木蝴蝶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roxylum indicum (L.) Kurz.

采收和储藏:秋、冬季剥取树皮,晒干,切碎。

原形态木蝴蝶木乔木,高7-12m。树皮厚,有皮孔。小枝皮孔极多而突起,叶痕明显而大。叶对生;大型奇数二至四回羽状复叶,着生于茎干近顶端,长60-160cm,宽20-80cm;小叶多数,小叶柄长5-10mm,小叶片三角状卵形,长6-14cm,宽4-9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而偏斜,全缘,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无毛,干后发蓝色。总状聚伞花序顶生,长40-150cm,花梗长约7cm;花萼钟状,长2.2-4.5cm,宽2-3cm,紫色,先商平截,宿存;花冠橙红色,肉质,长3-9cm,钟形,直径5-8.5cm,先端5浅裂,裂片大小不等;雄蕊5,插生于花冠筒中部,伸出于花冠外;花丝基部被绵毛,其中1花丝较短;花盘磊,肉质;花柱长5-7cm,柱头2片开裂。蒴果木质,扁平,阔线形,下垂,长40-120cm,宽5-8.5cm,先端短尖,基部楔形,边缘稍内弯,中间有一条微突出的背缝,成熟时棕黄色,沿腹缝线裂开,果瓣具中肋。种子多数,种子连翅长6-7.5cm,宽3.5-4cm,除基部外,全被白色半透明的薄翅包围。花期7-10月,果期10-12月。

药理作用对动物的多种实验性炎症,有减轻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此外,还有强壮、收敛作用,可用以止泻。

性味味微苦;性微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利咽消肿。主传染性黄疽肝炎;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20g。

各家论述1.《南宁市药物志》:'可代黄柏用。

2.《广西中药志》:治胃热。

3.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疗传染性肝炎,退黄。

4.《广西中草药》:清热凉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宿根亚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宿根亚麻药材名称宿根亚麻别名野亚麻来源亚麻科宿根亚麻Linum perenne L. var. sibiricum Planch.,以花、果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内蒙古、甘肃、青海。

  • 一包花

    药材名称一包花拼音Yì Bāo Huā别名红花倒水莲。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曲江远志或大叶金牛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olygala koi Merr.2.Polygala latouc

  • 七星草乌

    药材名称七星草乌拼音Qī Xīnɡ Cǎo Wū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苍山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nitum contortum Finet et Gagnep.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挖

  • 两栖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两栖蓼药材名称两栖蓼拼音Liǎnɡ Qī Liǎo别名小黄药来源蓼科蓼属植物两栖蓼Polygonum amphibium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清热

  • 竹象鼻虫

    药材名称竹象鼻虫拼音Zhú Xiànɡ Bí Chónɡ英文名Weevil别名竹象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象虫科动物竹象鼻虫的全虫。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rtotra chel

  • 狍茸

    药材名称狍茸拼音Páo Rónɡ英文名Capreolus's downy别名狍子、狍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鹿科动物狍雄性未骨化的幼角。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eo

  • 牙刷草

    药材名称牙刷草拼音Yá Shuā Cǎo别名凤尾茶、小山茶、香苏茶、半边红花、云松茶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东紫苏Elsholtzia bodinieri Vant.,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鲜用

  • 青蒿露

    药材名称青蒿露拼音Qīnɡ Hāo Lù出处《中国医学大辞典》来源为菊科植物青蒿的茎、叶,经蒸馏而得的液体。性味苦,寒,无毒。功能主治明日,退热,清暑,辟秽。治劳瘦骨蒸,虚热,虚烦、盗汗,久

  • 蕨根

    《中药大辞典》:蕨根药材名称蕨根拼音Jué Gēn别名蕨鸡根(《分类草药性》),乌角、小角(《湖南野生植物》)。出处《纲目》来源为凤尾蕨科植物蕨的根茎。秋、冬挖取,洗净,晒干。性味《纲目》:

  • 臭藤子

    药材名称臭藤子拼音Chòu Té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毛木防己Cocculus orbiculatus(L.)DC.var.mollis(Wall.exHook.F.etThoms)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