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

药材名称

拼音Méi

性味(生梅、青梅)酸、平、无毒。

(乌梅,即青梅熏黑者)酸、温、平、涩、无毒。

(白梅、盐梅、霜梅,即青梅用盐汁渍者,久则上霜)酸、咸、平、无毒。

功能主治1、痈疸疮肿。用盐梅烧存性,研为末,加轻粉少许,以香油涂搽患处四围。

2、喉痹乳蛾。用青梅二十枚、盐十二两,淹五天;另用明矾三两,桔梗白芷防风各二两,皂荚三十个,共研为末,拌梅汁和梅,收存瓶中。每取一枚,噙咽津液。凡中风普厥,牙关不开,用此方擦牙,很有效。

3、泄痢口渴。用乌梅煎汤代茶喝。

4、赤痢腹痛。用陈白梅同茶、蜜水各半煎服。

5、大便下血及久痢不止。用乌梅三两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煮米糊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服,米汤送下。

6、小便尿血。用乌梅烧存性,研为末,加醋、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送下。

7、血崩。用乌梅内七枚,烧存性,研末,米汤送服。一天服二次。

8、大便不通。用乌梅十颗,泡热水中去核,做成枣子大的丸子,塞肛门内,不久好可通便。

9、霍乱吐泻。用盐梅煎汤细细饮服。

10、蛔虫上行。出于口鼻,用乌梅煎汤频饮,并含口中好安。

11、主咳。用乌梅肉微炒,罂粟壳去筋膜、蜜炒,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睡时蜜汤调下。

12、伤寒。用乌梅十四枚,盐五合,加水一升煎取半升,一次服下取吐,吐后须避风。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观音竹

    药材名称观音竹拼音Guān Yīn Zhú别名蛇儿参、水麦冬、骑马参、龙爪参、双肾草、走肾草出处《植物名实图考》谓:“现音竹,饶州山坡有之,以千层喜。春时短叶中抽细葶,发小叶,梢开绿花,长柄如石斛。一

  • 香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香茶菜药材名称香茶菜拼音Xiānɡ Chá Cài别名蛇总管[广西]、蛇通管、小叶蛇总管、母猪花头、铁棱角[浙江]、铁角棱、棱角三七、铁钉角、铁秤锤、铁生姜、盘

  • 秋木瓜

    药材名称秋木瓜拼音Qiū Mù Guā别名木瓜(《滇南本草图谱》),酸木瓜(《昆明药植调查报告》),香木瓜、皱皮木瓜(《成都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10~1

  • 单花鸢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单花鸢尾药材名称单花鸢尾来源鸢尾科单花鸢尾Iris uniflora Pall.,以种子、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种子:清热解毒。主治咽喉肿痛,黄疸肝炎。根:泻下

  • 宝盖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宝盖草药材名称宝盖草拼音Bǎo Gài Cǎo别名接骨草[昆明]、蜡烛扦草、莲台夏枯草、佛座草、灯笼草来源唇形科野芝麻属植物宝盖草Lamium amplexicaule

  • 驹胞衣

    《中药大辞典》:驹胞衣药材名称驹胞衣拼音Jū Bāo Yī出处《纲目》来源为马科动物马的胎盘。功能主治《孙天仁集效方》:"治妇人天癸不通,驹胞衣煅存性为末,每服三钱,入麝香少许,空腹新汲水下

  • 黑塔子叶

    《中药大辞典》:黑塔子叶药材名称黑塔子叶拼音Hēi Tǎ Zǐ Yè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柿科植物福州柿的叶。功能主治鲜叶捣泥(干叶打粉)敷冷结子疮,鱼口、汤火烫伤。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

  • 槲皮

    《中药大辞典》:槲皮药材名称槲皮拼音Hú Pí别名赤龙皮、槲木皮(《肘后方》),槲白皮(《崔氏纂要方》)。出处《唐本草》来源为壳斗科植物槲树的树皮。原形态槲树(《纲目》),又名:朴

  • 白竻薳

    药材名称白竻薳拼音Bái Lè Yuǎn别名白茨叶(《分类草药性》),白竻花叶(《福建中草药》)。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嫩枝叶。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qu

  • 厚朴花

    《中国药典》:厚朴花药材名称厚朴花拼音Hòu Pò Huā英文名FLOS MAGNOLIAE OFFICINALIS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