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毛柄锦香草

毛柄锦香草

药材名称毛柄锦香草

拼音Máo Bǐnɡ Jǐn Xiānɡ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毛柄锦香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llagathis anisophylla Diels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切碎晒干。

原形态小灌木。下部常平卧,具匍匐茎,逐节生根,上升部分高约20cm,圆柱形,密布小皮孔,分枝或不分枝,小枝被微柔毛及疏长腺毛,略四棱形。同一节上的每对叶中,有1枚较大,叶对生;叶柄长6-17mm,被微柔毛;叶片坚纸质或略厚,广卵形至广椭圆形,有时下部的叶为披针状卵形,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钝或圆形,长5-11cm,宽4-8cm,全缘或具不明显的细浅锯齿,齿顶具刺毛,5基出脉,叶面幼时被微柔毛及疏刺毛,以后微柔毛脱落,基出脉微凹,侧脉微隆起或不明显,背面基出脉隆起,被疏刺毛,侧脉微隆起,偶尔有1-2条刺毛。聚伞花序或紧缩几呈伞形花序,顶生或3-5个花序生于植株上部,长3.5-6cm,密被微柔毛;苞片早落,花梗长约6mm,被微柔毛;花萼钟状漏斗形,管长约3mm,被疏腺毛,四棱形,裂片短广三角形,先端点尖,长不到1mm;花瓣红色,长圆形至椭圆状长圆形,先端短急尖,略偏斜,长约6mm,宽约4.5mm;雄蕊近等长,花药基部均无小瘤,药隔下延呈短距,长者长约12.5mm,花药长约6mm,短者长约10.5mm,花药长约5mm;子房近球形,先端平截,盘状,4裂。蒴果杯状,先端平截,钝四棱形;宿存萼与果同形,先端冠微露,被疏刺毛,长6mm,直径4.5mm。花期约6月,果期8-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秉于海拔700-900m的山谷、山坡林下,或阴湿的路边、水旁、岩石缝间。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南、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主湿热黄疸;水肿臌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香苏草

    药材名称香苏草拼音Xiānɡ Sū Cǎo别名野巴子、野拔子、野香苏、小铁苏、扫把茶、草拔子、香芝麻蒿、皱叶香薷来源唇形科香薷属植物野坝子Elsholtzia rugulosa Hemsl.的全草。秋

  • 刺茶美登木

    药材名称刺茶美登木拼音Cì Chá Měi Dēnɡ Mù别名皮胡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广西刺茶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ytenus variabilis(Loes.)C.Y.Cheng

  • 山药藤

    《中药大辞典》:山药藤药材名称山药藤拼音Shān Yɑo Ténɡ出处《上海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茎藤。秋季连根拔起,晒干。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治皮肤湿疹、丹毒。用法用量外用:煎

  • 毛木树叶

    药材名称毛木树叶拼音Máo Mù Shù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西南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hima wallichii Choisy采收和

  • 鸭脚黄边

    药材名称鸭脚黄边拼音Yā Jiǎo Huánɡ Biān别名水黄边、五角连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裂叶星果草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steropyrum cavaleriei(Levl.e

  • 搜山黄

    《中药大辞典》:搜山黄药材名称搜山黄拼音Sōu Shān Huánɡ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鸢尾科植物唐菖蒲的球茎。秋后采收。原形态唐菖蒲,又名,菖兰、剑兰、菖蒲花、标杆花、谷穗花、荸荠莲

  • 师实

    药材名称师实拼音Shī Shí英文名Sieve Sedge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师草实、海米、砂贡子出处出自《海药本草》。张华《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稔熟,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

  • 蒟酱叶

    《中药大辞典》:蒟酱叶药材名称蒟酱叶拼音Jǔ Jiànɡ Yè别名萎叶(《纲目》),蒟叶(《本经逢原》),橹叶(《纲目拾遗》),青荖叶(《岭南采药录》)。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胡椒科

  • 水茄冬果

    药材名称水茄冬果拼音Shuǐ Qié Dō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玉蕊科植物玉蕊的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rringtoniaracemosa(L.)Spreng.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果

  • 豆瓣七

    药材名称豆瓣七拼音Dòu Bàn Qī别名鱼公草、青鱼胆、冷青草、石寒公、万年青出处豆瓣七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鱼公草,江西、湖南有之。绿茎丛生,茎有细毛,附茎生叶,长如芍药叶有斜齿;历落如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