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沙前胡

沙前胡

药材名称沙前胡

拼音Shā Qián Hú

别名前胡、牛叫磨(《内蒙古中草药》),赛防风、假防风、野茴香(《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额勒森-照日古达苏(蒙名)。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阿魏。新苗剐发出时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阿魏,又名:沙茴香

多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根粗大。茎直立,基部有纤维质鞘,有分枝,苍白色。叶多半根生,无毛,卵形至三角形,长4~20厘米,2~3回羽状深裂,最终裂片楔形至倒卵形,长1~3毫米,宽1毫米,肥厚,极叉开,常3裂,具粗齿或裂片;叶柄长5~15厘米,茎生叶有短柄,具扩张叶鞘。复伞形花序;总花梗长15~30厘米;无总苞或有1~2片;伞幅7~15,近等长;小总苞片数个,条形,和花等长,粗糙,或缺如;花梗多数;花黄色。双悬果矩圆形,长10~13毫米,宽3~5毫米,扁平,无毛;果柄长12~20毫米,侧棱宽,具木栓质翅。花期5~8月。果期7~9月。

本植物的种子(沙前胡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固定砂丘及砂质地上。分布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地。

性味甘辛,凉。

①《内蒙古中草药》:"甘,平。"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苦辛,微寒。"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祛痰,镇咳。治感冒发热头痛,肺炎,气管炎,咳喘胸闷,扁桃体炎,淋巴结核。

①《内蒙古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结核。治骨结核,淋巴结核,脓疡,扁桃体炎,肋间神经痛。"

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解热,镇咳,祛痰。治感冒发热头痛,气管炎咳嗽、喘息、胸闷,大叶性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大剂量0.5~1两)。

复方①治肋间神经痛,闪腰岔气:刚前胡二两。水煎,分二次服。(《内蒙古中草药》)

②治骨结核:刚前胡二两。水煎服,连服二个月。(《内蒙古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猪殃殃

    药材名称猪殃殃别名拉拉藤、锯锯藤、细叶茜草、锯子草、小锯子草、活血草、小禾镰草、锯耳草来源茜草科拉拉藤属植物猪殃殃Galium aparine L. var. tenerum (Gren. et Go

  • 回心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回心草药材名称回心草拼音Huí Xīn Cǎo别名茴心草、茴薪草、铁脚一把伞、岩谷伞来源苔藓类真藓科大叶藓属植物暖地大叶藓Rhodobryum giganteum (Sc

  • 安龙香科科

    药材名称安龙香科科拼音ān Lónɡ Xiānɡ Kē Kē别名里苏子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安龙香科科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rcrium anlungense C.Y.Wu et S.C

  • 包谷火焰包

    药材名称包谷火焰包拼音Bāo Gǔ Huǒ Yàn Bāo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感染病菌后变成黑色的雄花序。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玉蜀黍"条。功能主治《重庆草

  • 蒴藋赤子

    药材名称蒴藋赤子拼音Shuò Diào Chì Zǐ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藋的果实。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蒴藋"条。功能主治《范汪方》:&qu

  • 钩苞大丁草

    药材名称钩苞大丁草拼音Gōu Bāo Dà Dīnɡ Cǎo别名白叶不翻、小一支蒿、钩毛大丁草来源菊科钩苞大丁草Gerbera delavayi Franch.,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

  • 活血丹

    药材名称活血丹拼音Huó Xuè Dān别名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午年冷、遍地金钱、金钱早草、金钱 艾、也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甾骨风、蛮子草

  • 白千层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千层药材名称白千层拼音Bái Qiān Cénɡ别名玉树、千层皮来源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

  • 庐山石韦

    药材名称庐山石韦拼音Lú Shān Shí Wéi英文名Shearer’s Felt Fern Leaf别名大石韦、光板石韦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庐山石韦Pyrrosia s

  • 东北溲疏

    药材名称东北溲疏拼音Dōnɡ Běi Sōu Shū英文名Leaf or root of Amur Deutzia出处始载于《东北植物索检表》。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虎耳草科东北溲疏的树皮。拉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