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清明菜

清明菜

药材名称清明菜

拼音Qīnɡ Mínɡ Cài

别名铜钱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淡黄香青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naphalis flauescens Hand.-Maz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淡黄香青多年生草本,高10-22cm。根状茎细长,木质;匐枝细长,有膜质鳞片状叶及顶生的莲座关叶丛。茎直立或斜升,具白色蛛丝状绵毛。功座状叶倒披针状长圆形,长1.5-5cm,宽0.5-1cm,下部渐狭成长柄,先端尖或稍钝;中部叶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5-5cm,宽0.5-0.8cm,直立或腑附于茎上,先端尖,基部沿茎下延成狭翅,边缘平;上部吉较小,狭披针形,全部叶被灰白以或黄白色蛛丝状绵毛。头状花序6-16个密集成伞房或复伞房状;花序梗长3-5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宽约10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宽约10mm;总苞宽钟状,长8-10mm,贡约10mm;总苞片4-5层,稍开展,外层椭圆形,共同褐色,内层披针形,长达10mm,宽3-4mm,黄白色,有光泽,最内层披针形;花托有遂状短毛;雌析头状花序外围有多层雌花,中央有3-12个雄花;雄株头状花序有多层雄蕊,外层有10-25个雌花;花冠长4.5-5.5mm,冠毛比花冠稍长。瘦果长圆形,长1.5-1.8mm,密生乳头状突起。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800-4700的山坡、草地及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味辛;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咳。主疮癣;支气管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外用:适量,捣汁涂;或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管

    药材名称大管拼音Dà Guǎn别名野黄皮、白骨走马、鸡卵黄、山黄皮来源芸香科大管Micromelum falcatum (Lour.) Tanaka,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性味苦

  • 野花生

    药材名称野花生拼音Yě Huā Shēnɡ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豆科植物决明的全草或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决明子"条。化学成分全草含D-甘露醇、蜂花醇、β-谷甾醇、葡萄糖。

  • 大树跌打

    《中药大辞典》:大树跌打药材名称大树跌打拼音Dà Shù Diē Dǎ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批科植物黄桐的树皮及叶。全年采皮,夏、秋采叶,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20

  • 祖师麻

    《中药大辞典》:祖师麻药材名称祖师麻拼音Zǔ Shī Má出处《陕西中药志》来源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原形态直立落叶小灌木,高达50厘米或较高,通体平滑无毛。根红黄色。小

  • 矮脚罗伞

    《中药大辞典》:矮脚罗伞药材名称矮脚罗伞拼音ǎi Jiǎo Luó Sǎn别名雪下红、珊瑚珠(《花镜》),短脚三郎(《植物名实图考》),小罗伞(《陆川本草》),矮茶风、毛茎紫金牛(《四川中药志》),九

  • 马绊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马绊草药材名称马绊草别名獐毛、小獐毛来源禾本科马绊草Aeluropus littoralis (Gouan) Parl. var. sinensis Debeaux.,以全草入药。

  • 鬼灯笼根

    《中药大辞典》:鬼灯笼根药材名称鬼灯笼根拼音Guǐ Dēnɡ Lonɡ Gēn别名土骨皮(《陆川本草》)。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灯笼草的根或根皮。秋季采。性味苦,寒。①《本草求原》:&qu

  • 红色新月蕨

    药材名称红色新月蕨拼音Hónɡ Sè Xīn Yuè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金星蕨科植物红色新月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ronephrium lakhimpurense(Ros.)Holtt.

  • 小漆树

    药材名称小漆树拼音Xiǎo Qī Shù别名山漆树、铁象杆、野漆树来源漆树科小漆树Rhus delavayi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贵州、云南。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

  • 陈壶卢瓢

    《中药大辞典》:陈壶卢瓢药材名称陈壶卢瓢拼音Chén Hú Lú Piáo别名旧壶卢瓢(《海上方》),破瓢(《孙天仁集效方》),败瓢(《纲目》),败瓠(《食物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