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湖北地黄

湖北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北地黄

药材名称湖北地黄

别名地黄[湖北鹤峰]、岩白菜

来源玄参湖北地黄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以入药。

生境分部江西、湖北、四川。

功能主治补血,止血,强壮。

鲜根液汁可用于创伤止血。

根内服对吐血,鼻衄,子宫出血等有效。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湖北地黄

药材名称湖北地黄

拼音Hú Běi Dì Huánɡ

英文名Henry Rehmannia

别名地黄岩白菜

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湖北地黄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原形态湖北地黄 多年生草本,高15-40cm。全株被多细胞长柔毛及腺毛。根略增粗。茎单一或多条。叶多基生,莲座状;叶柄长1-6cm;叶片椭圆状长圆形,长3-18cm,羽状浅裂,裂片有尖齿;茎生叶很小,浅裂至齿状缺刻。总状花序顶生,花少;苞片叶状,向上渐小;花梗长约5cm,筒长为1/2余,萼齿5,狭披针形,先端钝,全缘或有齿,后面1枚较长;花冠淡黄色,有红色斑点,花冠筒长4-5cm,背腹略扁,稍弓曲,外面被腺毛,内仅腹部两皱褶处及花丝着生处有毛,上唇长1cm,2裂,向外反卷,下唇长约1.5cm,3裂,两面疏被毛;雄蕊4,内蒙。蒴果阔,几乎包藏于宿存的萼内。种子多数。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地及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湖北。

性味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生津。主发热品干;血热衄;尿血;崩漏;斑疹;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有补血、止血、强壮的功能。鲜根液汁可用于创伤止血。内服用于吐血、鼻衄。子宫出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菊花叶

    《中药大辞典》:菊花叶药材名称菊花叶拼音Jú Huā Yè别名容成(《金匮玉函方》)。出处《别录》来源为菊科植物菊的叶。性味《本草求原》:"辛甘,平。"功能主治

  • 黄零陵香

    药材名称黄零陵香来源豆科草木犀属植物黄香草木犀Melilotus officinalis (L.) Desr.,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洗净晒干。性味微甘,平。功能主治解痉止痛。用于哮喘,支气管炎,肠绞痛

  • 地锦苋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锦苋药材名称地锦苋别名地锦草来源藜科地锦苋Gomphrena celosioides Mart.,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化学成分全草含昆虫变态激素、促脱皮甾酮(ecdyste

  • 卵叶水芹

    药材名称卵叶水芹拼音Luǎn Yè Shuǐ Qín别名水芹、水川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卵叶水芹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enanthe 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夏、秋季

  • 虎胆

    药材名称虎胆拼音Hǔ Dǎn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胆。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痫、疳痢,跌打损伤。①孟诜:"主小儿疳痢,惊神不安,研,水服之。"②《本草拾遗》:"主小

  • 挪挪果

    药材名称挪挪果拼音Nuó Nuó Guǒ英文名Ramontchi别名揉揉果、木关果、山李子、棠梨。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挪挪果的树皮和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

  • 桂花枝

    药材名称桂花枝拼音Guì Huā Zhī别名土桂枝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木犀的枝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Osmanthus fragrans(Thunb.)Lour.[Olea fragrans

  • 血余炭

    药材名称血余炭拼音Xuè Yú Tàn英文名CRINIS CARBONISATUS来源本品为人发制成的炭化物。取头发,除去杂质,碱水洗去油垢,清水漂净,晒干,焖煅成炭,放

  • 砒石

    《中药大辞典》:砒石药材名称砒石拼音Pī Shí别名砒黄(《日华子本草》),信砒(孙用和),人言(《本事方》),信石(《救急易方》)。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目前多为毒

  • 大人血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人血七药材名称大人血七拼音Dà Rén Xuè Qī别名人血七、大金盆来源罂粟科金罂粟属植物人血草Stylophorum lasiocarp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