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玉米

玉米

药材名称玉米

拼音Yù Mǐ

别名玉高梁(《纲目》),番麦、御麦(《留青日札》),西番麦(《学圃杂疏》),玉麦、玉蜀秫(《农政全书》),玉蜀黍(《纲目》),戎菽(《广群芳谱》),红须麦(《蒙化府志》),薏米包(《医林纂要》),珍珠芦粟、苞芦、鹿角黍、御米(《双溪物产疏》),包谷、陆谷、玉黍(《齐民四木》),西天麦(《平凉县志》),玉露秫秫(《植物名实图考》),纤粟(《随息居饮食谱》),珍珠米(《尔雅谷名考》),粟米、包粟(《岭南采药录》),包麦米(《中国药植志》),苞米(《广西中兽医药植》)。

出处农政全书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种子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秆粗壮,直立,高1~4米,节间有髓,基部各节具气生根。叶片长大,扁平,剑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边缘呈波状皱折,具强壮之中脉。雄性圆锥花序顶生,雄小穗孪生,长达1厘米,含2小花;两颖几相等长,膜质,背部隆起,具9~10脉;外稃与内稃均透明膜质,几等长于颖;花药橙黄色,长达5毫米;雌小穗孪生,成8~30行排列于粗壮而呈海绵状之穗轴上;两颖相等,甚宽,无脉,具纤毛,第一小花不育;外稃透明膜质,似颖但较小而无毛,具内稃或否;第二小花外稃似第一小花者,具一内稃;雌蕊具极长而细弱之花柱。颖果略成球形,成熟后超出颖片和稃片之外。花果期6~9月。

本植物的根(玉蜀黍根),叶(玉蜀黍叶)、花柱(玉米须)、穗轴(玉米轴)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性味①《纲目》:"甘,平,无毒。"

②《医林纂要》:"甘,淡,微寒。"

归经《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①《纲目》:"调中开胃。"

②《医林纂要》:"益肺宁心。"

③《本草推陈》:"为健胃剂。煎服亦有利尿之功。"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煮食或磨成细粉作饼饵。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假鹰爪根

    药材名称假鹰爪根拼音Jiǎ Yīnɡ Zhǎo Gēn别名爪芋根来源药材基源:为番荔枝科植物假鹰爪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smos chinensis Lour.[D.cochinchinens

  • 旋覆花

    《中国药典》:旋覆花药材名称旋覆花拼音Xuán Fù Huā英文名FLOS INULAE别名金沸草[全草]、六月菊、鼓子花、滴滴金、小黄花子、金钱花、驴儿菜来源本品为菊科植物旋覆花

  • 毛冬青叶

    《中药大辞典》:毛冬青叶药材名称毛冬青叶拼音Máo Dōnɡ Qīnɡ Yè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冬青科植物毛冬青的叶片,全年可采。性味《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 皂荚根皮

    药材名称皂荚根皮拼音Zào Jiá Gēn Pí别名木乳(《普济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根皮,秋、冬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 坡参

    药材名称坡参拼音Pō Shēn英文名Tongue Habenaria别名土沙参、猪儿参、山坡参、山沙姜、贝母兰出处始载于(广西)。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小舌玉凤花的块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be

  • 鹅臎

    《中药大辞典》:鹅臎药材名称鹅臎拼音é Cuì别名鹅尾罂(《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尾肉。化学成分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其组成为:水分

  • 柳叶菜花

    药材名称柳叶菜花拼音Liǔ Yè Cài Huā英文名Epilobium hirsutum L.别名地母怀胎草花、水丁香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柳叶菜的化。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pilobium

  • 狗血

    《中药大辞典》:狗血药材名称狗血拼音Gǒu Xiě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血。性味①《别录》:"味咸,无毒。"②《药对》:"温。"功能主治治虚劳吐血。疔疮

  • 蝴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蝴蝶树药材名称蝴蝶树拼音Hú Dié Shù别名毛荚蒾、苦酸汤、绣球来源忍冬科蝴蝶树Viburnum plicatum Thunb. f. tomen

  • 蘘荷花

    药材名称蘘荷花拼音Xiānɡ Hé Huā别名山麻雀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蘘荷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mioga(Thunb.)Rosc.采收和储藏:花开时采收,鲜用或烘干。原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