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甘菊

甘菊

药材名称甘菊

拼音Gān Jú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甘菊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crinia discoidea (Ledeb.) Poljak.[Pyrethrum discoideum Ledeb.]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切段晒干。

原形态小甘菊 二年生或多所生草本,高5-20cm。茎直立或斜生,被灰白色绵毛。叶柄长,基部扩大;叶片矩圆形或卵形,长3-4cm,宽1-1.5cm,羽状深裂,裂片2-5对,每个裂片又2-5浅裂或深裂,先端小裂片卵形或宽条形,先端钝或渐尖,全部叶片被灰白色绵毛至几无毛。头状花序单生于长4-16cm的梗上;总苞直径7-12mm,被疏绵毛或几无毛;总苞片3-4层,草质,外层总苞片条状披针形,边缘几无膜质,内层总苞片短于外层的一倍半,条状矩圆形,边缘宽膜质;花托明显凸出,锥状球形;花黄色,全部筒状,具5齿裂。瘦果长1.8-2.2mm,无毛,具5条从肋,先端具长约1mm的膜质小冠,小冠,小冠5浅裂。花、果期4-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山区多砾石的山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新疆及西藏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主根细。茎自基部分枝,被白色绵毛。叶灰绿色,叶片长圆形或卵形,长2-4cm,宽1-1.5cm,二回羽状深裂,先端裂片卵形至宽线形,先端钝或短渐尖;叶柄长,基部扩大。总苞直径7-12mm,被疏绵毛至几无毛;总苞片草质;花托凸起,锥状球形;花黄棕色,气香,味微苦、涩。

性味味苦;辛;性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主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叶火草

    《中药大辞典》:白叶火草药材名称白叶火草拼音Bái Yè Huǒ Cǎo别名拿戛千里光、白背艾,火门艾、大叶艾、满山香(《广西药植名录》),大白叶子火草(《云南思茅中草药选》)。出

  • 刺子莞

    药材名称刺子莞别名龙须草、绣球草来源莎草科刺子莞Rhynchospora rubra (Lour.) Makino,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华东、西南、华南。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主治淋浊。用

  • 刺石榴

    《全国中草药汇编》:刺石榴药材名称刺石榴拼音Cì Shí Liu别名山石榴来源蔷薇科蔷薇属植物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 Rolfe,以果入药。果成熟时采,去果柄及宿萼,

  • 千叶独活根

    药材名称千叶独活根拼音Qiān Yè Dú Huó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millefolium Diels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

  • 橘红

    《中国药典》:橘红药材名称橘红拼音Jú Hónɡ英文名EXOCARPIUM CITRI RUBRUM别名化州桔红来源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 花椒簕

    药材名称花椒簕拼音Huā Jiāo Lè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Cuspidate Pricklyash别名通墙虎、山花椒、见血飞、乌口簕藤、花椒藤。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

  • 天蓬子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蓬子根药材名称天蓬子根拼音Tiān Pénɡ Zǐ Gēn别名新莨菪、搜山虎[云南]、拟癫茄来源为茄科东莨菪属植物天蓬子Scopolia sinensis Hemsl.

  • 紫杉

    《中药大辞典》:紫杉药材名称紫杉拼音Zǐ Shān别名赤柏松(《盛京通志》),紫柏松(《蒙文汇书》)。出处《东北药植志》来源为红豆杉科植物东北红豆杉的枝和叶。原形态常绿乔木,高达20米。树皮赤褐色,浅

  • 构皮麻

    《中药大辞典》:构皮麻药材名称构皮麻拼音Gòu Pí Má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桑科植物小构树的嫩枝叶、树汁或根皮。夏、秋采根。原形态小构树,又名:葡蟠、酱叶树、尖

  • 白蒿花

    药材名称白蒿花拼音Bái Hāo H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籽蒿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temisia sieuersiana Ehrhart ex Willd.采收和储藏:6-8月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