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省雀花

省雀花

药材名称省雀花

拼音Shěnɡ Què Huā

别名白克木

出处《云南中草药》

来源金缕梅科植物马蹄荷。全年可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乔木,高20米。树干粗直,秃净而光滑;小枝有膨大的托叶环和节。单叶互生;革质;宽卵形,长10~17厘米,宽9~13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不分裂或掌状3浅裂,掌状脉5~7条;叶柄长3~6厘米;苞片状托叶2片,长2~3厘米,厚革质,裹住芽体,脱落性。头状花序腋生,有10~12朵花;花两性或单性;萼齿短,鳞片状;花瓣2~5,条形,长为花柱之半,或不存在;雄蕊10~14,与花柱等长,花药椭圆球形。花丝丝形;子房半下位,2室,每室有胚珠3个,花柱2。头状果序直径2厘米;蒴果卵形。种子具翅,亮黑色。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密林中。分布云南、贵州、广西等地。

性味酸涩,温,小毒。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活络止痛。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注意孕妇忌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老虎俐

    药材名称老虎俐拼音Láo Hǔ Lì别名把守天门、天下无敌手、不可摸、艾麻草、圆齿艾麻出处始载于《南方主要有毒植物》。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全缘火麻树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ndrocni

  • 大白顶草

    《中药大辞典》:大白顶草药材名称大白顶草拼音Dà Bái Dǐnɡ Cǎ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大白顶草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30厘米。茎具纵条纹。

  • 化香树

    药材名称化香树拼音Huà Xiānɡ Shù别名山麻柳来源胡桃科化香树属植物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 et Zucc.以叶入药。随用随采,洗净

  • 高山黄华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山黄华药材名称高山黄华拼音Gāo Shān Huánɡ Huá来源豆科野决明属植物高山黄华Thermopsis alpina Ledeb.,以根、花及果实入药

  • 绿包藤

    药材名称绿包藤拼音Lǜ Bāo Ténɡ别名小赖藤、千里找根、发冷藤、绿藤来源药材基源:为防己科植物波叶青牛胆的藤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inospora crispa(L.)Hook.F.etTh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桑螵蛸

    《中国药典》:桑螵蛸药材名称桑螵蛸拼音Sānɡ Piāo Shāo英文名OOTHECA MANTIDIS别名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螳螂巢、螳螂子、刀螂子、螳螂蛋、流尿狗来源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

  • 雀麦

    《全国中草药汇编》:雀麦药材名称雀麦拼音Què Mài来源禾本科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长江、黄河流域各地。性味甘,平。功能主治止汗

  • 甘薯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薯药材名称甘薯拼音Gān Shǔ别名白薯、红薯、红苕、番薯、地瓜来源旋花科甘薯Ipomoea batatas (L.) Lam.,以根、藤入药。生境分部各地栽培。性味甘、涩,微凉

  • 百药煎

    《中药大辞典》:百药煎药材名称百药煎拼音Bǎi Yào Jiā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制法将五倍子捣碎,研末过筛,每斤加入茶叶末1两,酵糟4两,同置容器中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