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紫葳茎叶

紫葳茎叶

《中药大辞典》:紫葳茎叶

药材名称紫葳茎叶

拼音Zǐ Wēi Jīnɡ Yè

别名凌霄藤、争墙风(《常用中草药配方》),白狗肠(《广西中草药》)。

出处《别录》

来源为紫葳种植物紫葳茎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凌霄花"条。

性味苦,平。

①《别录》:"味苦,无毒。"

②《纲目》:"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手脚酸软麻木,咽喉肿痛。

①《别录》:"主痿躄,益气。"

②《日华子本草》:"叶: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

③《纲目》:"治喉痹热痛,凉血生肌。"

④《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消肿,散瘀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

注意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汇》:"走而不守,不能益人,虚者避之。"

复方①治暴耳聋:凌霄叶杵烂,取自然汁灌耳内。(《斗门方》)

②治风湿骨痛:争墙风五钱,石南藤五钱,豨莶草五钱,威灵仙三钱,独活三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

③治手脚酸软发麻:争墙风三两,大血藤二两,徐长卿一两半,石南藤一两,千年健四钱。好米烧酒三斤,浸十天去渣过滤,每日服三次,每次服半两至一两。(《常用中草药配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紫葳茎叶

药材名称紫葳茎叶

拼音Zǐ Wēi Jīnɡ Yè

英文名stem and leaf of Chinese Trumpetcreeper

别名凌霄藤、争墙风、飞天蜈蚣、九重藤、大木通、木枫藤、碎骨风、搜骨同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凌霄或美洲凌霄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psis grandiflora (Thu-nb.)Loisel ex K.Schum. Campsis radicans (L.)Seem.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1.凌霄薄叶木质藤本,借气根攀附于其服物上。茎黄褐色具棱状网裂。叶对生,厅数羽状复叶;叶轴长4-3cm;小叶柄长5-10mm,小叶7-9格,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4-6cm,宽1.5-3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两侧不等大,边缘有粗锯齿,两面无毛,小叶柄着生处有淡黄褐色束毛。花序顶生,圆锥状,花大,直径4-5cm;花萼钟状,不等5裂,裂至筒之中部,裂片披针形;花冠漏斗状钟形,裂片5,圆形,橘红色,开展;雄蕊4,2长2短;子房上位,2室,基部有花盘。蒴果长如豆荚,具子房柄;2瓣裂。种子多数,扁平,有透明的翅。花期7-9月,果期8-10月。

2.美洲凌霄本种形态上写凌霄相似,唯小叶9-11枚,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先端尾尖。花萼5等裂,分裂较浅,约裂至三分之一,裂片三角形,向外微卷,无凸起的纵棱;花冠为细长的漏斗形,直径较凌霄小,橙红色至浓红色,内有明显的棕红色纵纹,筒部为花萼的3倍。花期7-10月,果期11月。

化学成分凌霄叶含环烯醚萜(iridoid)成分:紫葳甙(campenoside),5-羟基紫葳甙(5-hydroxycampenoside)[1],黄钟花甙(tecomoside)[2],8-羟基紫葳甙(campsiside),5,8二羟基紫葳甙(5-hydroxycampsisde)[3],凌霄甙(cachineside)Ⅰ[2]、Ⅲ、Ⅳ、Ⅴ[4]。又含黄酮甙成分:柚皮素-7-双鼠李糖甙[naringenin-7-O-α-L-rhamnosyl(1→4)rhamnoside],二氢山柰酚-3-鼠李糖甙-5-O-葡萄糖甙(dihydrokaempferol-3-α-L-rhamnoside-5-O-β-D-gluco-side)[5]。还含苦味的咖啡酰甙成分:紫葳新甙(campneoside)ⅠⅡ及洋丁午酚甙(acetoside)[6]。另含生物碱:草苁蓉醛碱(boschniakine)[3]。

药理作用抗菌作用凌霄茎叶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糖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1]。

性味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瘀。主血热生风;身痒;风疹;手脚酸软麻木;咽喉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注意1.《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2.《本草汇》:走而不守,不能益人,虚者避之。

复方①治暴耳聋:凌霄叶杵烂,取自然汁灌耳内。(《斗门方》)②治风湿骨痛: 争墙风五钱,石南藤五钱,XI签草五钱,威灵仙三钱,独活三钱。水煎,一日二次分服。(《常用中草药配方》)③治手脚酸软发麻: 争墙风三两,大血藤二两,徐长卿一两半,石南藤一两,千年健四钱。好米烧酒三斤,浸十天去渣过滤,每日服三次,每次服半两至一两。 (《常用中草药配方》)

各家论述1.《别录》:主痿BI,益气。

2.《日华子本草》:叶:治热风身痒,游风风疹。

3.《纲目》:治喉痹热痛,凉血生肌。

4.《分类草药性》:治肤打损伤,风湿麻木,消肿,散瘀血。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岩乌头

    药材名称岩乌头拼音Yán Wū Tóu别名岩乌子、岩乌、雪上一枝蒿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岩乌头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comitum racemulosum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末秋

  • 软皮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皮树药材名称软皮树别名一朵云、白瑞香、纸用瑞香、小枸皮来源瑞香科软皮树Daphne papyracea Wall.,以根及茎皮入药。生境分部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性

  • 红头小仙

    《中药大辞典》:红头小仙药材名称红头小仙拼音Hónɡ Tóu Xiǎo Xiān别名毛干药、甲冬仗、那猪草(《广西药枝名录》),紫背倒提壶(《昆明民间常用草药》)。出处《昆明民间常

  • 禾叶风毛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禾叶风毛菊药材名称禾叶风毛菊别名线叶风毛菊、占车[藏名]来源菊科禾叶风毛菊Saussurea graminea Dunn.,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甘肃、四川、云南、西藏。性味微苦,凉

  • 山竹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竹子药材名称山竹子拼音Shān Zhú Zi来源为藤黄科藤黄属植物多花山竹子Garcinia multiflora Champ.及岭南山竹子G. oblongifolia Cha

  • 海蝰

    药材名称海蝰拼音Hǎi Kuí英文名Praescutata viperina;Viperine别名海蛇、黑尾海蛇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海蛇科动物海蝰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

  • 罗汉果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果叶药材名称罗汉果叶拼音Luó Hàn Guǒ Yè出处广西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复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

  • 睡菜根

    《中药大辞典》:睡菜根药材名称睡菜根拼音Shuì Cài Gēn别名过江龙(《贵阳民间药草》)。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龙胆科植物睡菜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

  • 滇南马钱

    药材名称滇南马钱别名车里马钱、云南马钱、马钱子来源马钱科滇南马钱Strychnos cheliensis Hu,以种子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种子含番木鳖碱。性味苦,含。剧毒。功能主治兴奋健胃,消

  • 红娘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娘子药材名称红娘子拼音Hónɡ Niánɡ Zǐ别名红娘、红女、红姑娘、么姑虫、灰花蛾、花大鸡、山鸡腰、红盖虫来源蝉科昆虫黑翅红娘子Huechys sang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