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绵藤

绵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绵藤

药材名称绵藤

拼音Mián Ténɡ

别名粉背南蛇藤、博根藤、麻妹条、落霜红、来阿片[苗语]

来源卫矛绵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叶入药。

生境分部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

性味辛,平。

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止血生肌。主治跌打红肿,刀伤。

用法用量适量煮水洗或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绵藤

药材名称绵藤

拼音Mián Ténɡ

别名麻妹条(《贵州草药》),来阿片(苗名)。

出处《贵州草药》

来源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

原形态粉背南蛇藤,又名:博根藤、落霜红

藤状灌木,高达5米。小枝幼时被白粉。叶互生,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6~14厘米,宽5~7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背面被白粉,脉上有时有疏毛;叶柄长1~1.5厘米。聚伞圆锥花序顶生,长6~12厘米,腋生花序短小,3~7花;花梗长2~8毫米,中部以上有关节:花白绿色,4数,单性,雄花有退化子房:雌花有短花丝的退化雄蕊,子房具细长花柱,柱头3裂,平展。果序顶生,长而下垂,腋生花多不结实;蒴果有长梗,疏生,球状,橙黄色,果皮裂瓣内侧有樱红色斑点。种子黑棕色,有橙红色假种皮。

生境分部生山地丛林中。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广西、广东、浙江、安徽等地。

化学成分叶含有黄酮醇类化合物,已知的有山柰甙,即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含量1.3%;山柰酚-7-鼠李糖甙3-葡萄糖甙,含量0.8%;槲皮素-3-鼠李糖甙-7-葡萄糖甙等。

性味性平,味辛。

功能主治化瘀消肿。治跌打红肿。

复方治跌打红肿:麻妹条根、刺老包根等分,煨水洗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绵藤

药材名称绵藤

拼音Mián Ténɡ

英文名Root of Pale Bittersweet

别名麻妹条。

出处出自《贵州草药》

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粉背南蛇藤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hypoleucus (Oliv.)Warb.

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原形态粉背南蛇藤藤状灌木,高可达5m。小枝幼时被白粉。单叶互生;叶柄长1-1.5cm;叶片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6-14cm,宽3-8cm,先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细齿,背面被白粉,脉上有时有疏毛。聚伞状圆锥花序顶生,长6-12cm,腋生花序短小,有花3-7朵,花梗中部以上有关节;花白色,4数,单生;雄花有退化子房;雌花有短花丝的退化雄蕊,子房具细长花柱,柱头3裂。果序顶生,长而下垂;腋生花多不结实。蒴果球状,橙黄色,疏生,具长梗,果皮裂瓣内侧有红色斑点。种子黑棕色,有橙红色假种皮。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地丛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

化学成分叶含有黄酮醇类化合物,已知的有山柰甙(Kaempferitrin),即山柰酚-3,7-二鼠李糖甙(Kaempfe-rol-3,7-dirhamnoside),含量1.3%;山柰酚-7-鼠李糖甙3-葡萄糖甙(Kaempferol-7-rhamnoside3-glucoside),含量0.8%;槲皮素-3-鼠李糖甙-7-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side-7-glucoside)等。

性味辛;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化瘀消肿。主跌打伤肿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汤洗。

复方治跌打红肿: 麻妹条根、刺老包根等分,煨水洗患处。(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虎尾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虎尾兰药材名称虎尾兰拼音Hǔ Wěi Lán别名老虎尾、弓弦麻来源龙舌兰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以叶入药。全年可采

  • 金刚散

    《中药大辞典》:金刚散药材名称金刚散拼音Jīn Gānɡ Sàn别名红十字创粉(《云南中医验方》),大接骨丹(《昆明民间常用草药》),见肿消(《陕西中草药》),红赤葛、红内消、赤葛(《四川常

  • 庵 (艹闾)

    药材名称庵 (艹闾)拼音ān ( Cǎo Lǘ )英文名all-grass of keiske Wormwood别名庵(艹闾)草、庵 (艹闾)篙、淹 (艹闾)、覆(艹闾)、臭篙、庵蒿出处出自《神农本草

  • 漆大姑

    《中药大辞典》:漆大姑药材名称漆大姑拼音Qī Dà Gū别名毛漆、毛七哥(《陆川本草》),毛七公、大毛七、算盘子、野南瓜(《南宁市药物志》),漆大伯(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杨漆姑婆(

  • 万年青叶

    《中药大辞典》:万年青叶药材名称万年青叶拼音Wàn Nián Qīnɡ Yè出处《本草新编》来源百合科植物万年青的叶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万年青根"条

  • 水茴香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茴香藻药材名称水茴香藻拼音Shuǐ Huí Xiānɡ Zǎo别名水茴香来源藻类绿藻门水茴香藻Nitella expansa Allen.,以全草入药。性味辛,平。功能

  • 黄锁梅叶

    《中药大辞典》:黄锁梅叶药材名称黄锁梅叶拼音Huánɡ Suǒ Méi Yè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栽秧泡的叶。全年可采。功能主治①《云南中草药》:"

  • 竹柏根

    药材名称竹柏根拼音Zhú Bǎ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罗汉松科植物竹柏的根或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docarpus nagi(Thunb.)Zoll.et Mor.ex Zoll.[Myri

  • 山白果根

    药材名称山白果根拼音Shān Bái Guǒ Gēn别名水梨子、水冬瓜、水梨来源药材基源:为珙桐科植物珙酮或光叶珙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uidia inuolucrata Blill.2

  • 鹿皮

    《中药大辞典》:鹿皮药材名称鹿皮拼音Lù Pí出处《纲目》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皮。炮制用温水浸泡,去净毛、垢,切成小块,风干。性味《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咸,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