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翼梗獐牙菜

翼梗獐牙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翼梗獐牙菜

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

别名四棱草

来源龙胆翼梗獐牙菜Swertia nervosa Wall.,以全草入药。

生境分部四川。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黄疸、口苦,潮热等症。

用法用量3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翼梗獐牙菜

药材名称翼梗獐牙菜

拼音Yì Gěnɡ Zhānɡ Yá Cài

别名四棱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显脉獐牙菜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wertia nervosa(G.Don)wall.ex C.B.Clarke[Agathotes nervosa G.Don]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根黄褐色。茎四棱形,棱上有宽翅,上部有分枝。叶对生;具短柄;叶片椭圆形、狭椭圆形至披针形,长1.5-7.5cm,宽0.4-2.3cm,茎上部叶较小.两端渐狭;叶脉1-3条,在下面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开展;花梗直立,长0.5-2cm;花萼绿色,叶状,长于花冠,4裂,裂片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背面中脉突起;花冠黄绿色,直径达1.8cm,4裂,裂片椭圆形,先端钝,具小尖头,中部以上有紫红色网纹,下部具1个半圆形的腺窝,腺窝上半部边缘具短流苏,基部有1个半圆形膜片覆盖其上;雄蕊4,花丝线形,长约5mm;子房卵形,无柄,花柱短而明显,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蒴果卵形,无柄,长6-9mm。种子椭圆形,深褐色,表面泡沫状。花、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60-2700m的河滩、山坡、疏林下、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陕西、甘肃、广西、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全草含当药呫吨酮(swertianin),甲基当药呫吨酮(methylswertianin),1,7-二羟基-3,8-二甲氧基呫吨酮(gentiacaulein),对叶当药呫吨酮(decussatin)和齐墩果酸(oleanolicacid)。

性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活血调经。主黄疸;潮热;泄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豆黄卷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豆黄卷药材名称大豆黄卷拼音Dà Dòu Huánɡ Juǎn别名大豆卷来源豆科大豆属植物大豆Glycine max (L.) Merr.的种子发芽后

  • 湖北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北地黄药材名称湖北地黄别名鄂地黄[湖北鹤峰]、岩白菜来源玄参科湖北地黄Rehmannia henryi N. E. Brown,以根入药。生境分部江西、湖北、四川。功能主治补血,

  • 鞭叶耳蕨

    药材名称鞭叶耳蕨拼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鞭叶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 姜炭

    药材名称姜炭拼音Jiānɡ T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经炒炭形成的炮制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Zingiber offcinale Rose.原形态姜,多年生草本,高50-80cm。根

  • 棕榈

    药材名称棕榈拼音Zōnɡ Lǘ英文名PETIOLUS TRACHYCARPI别名棕衣树、棕树、陈棕、棕板、棕骨、棕皮来源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Hook. f

  • 蘽根

    药材名称蘽根拼音Lěi Gēn别名虆根(《别录》)出处《纲目》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根。性味江西《中草药学》:"甘,平。"功能主治治病后体虚,关节酸痛,跌打损伤。①《别录》:&qu

  • 白花猪母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花猪母菜药材名称白花猪母菜别名蛇鳞菜、白线草来源玄参科假马齿苋属植物假马齿苋Bacopa monnieri (L.) Wettst.(Herpestis monniera H.

  • 野棉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棉花药材名称野棉花拼音Yě Mián Huā别名满天星、野牡丹、接骨莲、铁蒿、水棉花、土白头翁来源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野棉花Anemone vitifolia Buch.

  • 蒺藜苗

    《中药大辞典》:蒺藜苗药材名称蒺藜苗拼音Jí Lí Miáo别名蒺藜蔓(《千金翼方》)出处《纲目》来源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茎叶。化学成分详"蒺藜根"条。

  • 单头紫菀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拼音Dān Tóu Zǐ Wǎn别名喉风草、百条根、牛舌草、打风草、野白菊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全草。夏、秋采,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