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苦杏仁

苦杏仁

《中国药典》:苦杏仁

药材名称苦杏仁

拼音Kǔ Xìnɡ Rén

英文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杏(苦杏)Prunus armeniaca L. var. ansu Maxim.、西伯利亚杏(山杏)Prunus sibirica L.、东北杏Prunus mandshurica (Maxim.)Koehne或Prunus armeniac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晒干。

性状本品呈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乳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

毒性中毒症状:一般不发热,或见体温不足,均有昏迷、惊厥、呕吐、呼吸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等严重症状。

解救方法:早期可洗胃(高锰酸钾或过氧化氢,或10%硫代硫酸钠),然后大量饮糖水,或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严重者立即给氧,静脉注射3%亚硝酸钠溶液10毫升,接着静脉注射25%硫代硫酸钠溶液50毫升。如病情危机时,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每隔2分钟吸入30秒。

民间解毒方法:轻者可用杏树皮(去粗皮)2两,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钟,取汁温服。

鉴别(1)取本品数粒,加水共研,即产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2)取本品数粒,捣碎,即取约0.1g,置试管中,加水数滴使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三硝基苯酚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置温水浴中,10分钟后,试纸显砖红色。

(3)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醚50ml,加热回流1 小时,弃去乙醚液,药渣用乙醚25ml洗涤后挥干,加甲醇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苦杏仁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醋酸乙酯-甲醇-水(15:40:22:10)5~10℃放置12小时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立即喷以磷钼酸硫酸溶液(磷钼酸2g,加水20ml使溶解,再缓缓加入硫酸30ml,混匀),在105℃加热约1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炮制苦杏仁: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燀苦杏仁:取净苦杏仁,照燀法(附录Ⅱ D)去皮。用时捣碎。

炒苦杏仁:取燀苦杏仁,照清炒法(附录Ⅱ D)炒至黄色。用时捣碎。

性味苦,微温;有小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用于咳嗽气喘,胸满痰多,血虚津枯,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4.5~9g,生品入煎剂宜后下。

注意内服不宜过量,以免中毒。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苦杏仁

药材名称苦杏仁

拼音Kǔ Xìnɡ Rén

英文名Semen Armeniacae Amarum

别名杏仁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Prunus armeniaca L.的种子。夏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种子晒干。

原形态落叶乔木,高达6m。叶互生,广卵形或卵圆形,长5~10cm,宽3.5~6cm,先端短尖或渐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细锯齿或不明显的重锯齿;叶柄多带红色,有2腺体。花单生,先叶开放,几无花梗;萼片5,花扣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 雄蕊多数;心皮1,有短柔毛。核果近圆形,直径约3cm,橙黄色;核坚硬,扁心形,沿腹缝有沟。花期3~4月,果期5~6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低山地或丘陵山地。主产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

性状种子扁心形,长1~1.9cm,宽0.8~1.5cm,厚0.5~0.8cm。表面黄棕色至深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肥厚,左右不对称。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多数深棕色的脉纹。种皮薄,子叶2,富油性。味苦。

化学成分含苦杏仁甙(amygdalin)、脂肪油、苦杏仁酶(emulsin)、苦杏仁甙酶(amygdalase)、樱叶酶(prunase)、雌酮、α-雌二醇、链甾醇等。

性味性温,味苦;有小毒。

归经归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降气止咳平喘,润肠通便。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活血丹

    药材名称活血丹拼音Huó Xuè Dān别名遍地香、地钱儿、钹儿草、连钱草、铜钱草、白耳莫、乳香藤、九里香、半池莲、午年冷、遍地金钱、金钱早草、金钱 艾、也蹄草、透骨消、透骨风、过墙风、甾骨风、蛮子草

  • 海韭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海韭菜药材名称海韭菜拼音Hǎi Jiǔ Cài来源水麦冬科水麦冬属植物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以全草入药。6~7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性味

  • 龙眼壳

    《中药大辞典》:龙眼壳药材名称龙眼壳拼音Lónɡ Yǎn Ké出处《滇南本草图说》来源为无患于科植物龙眼的果皮。性味《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归经《本草再新》:"入肺经。"功能主治①《本草再

  • 草豆蔻

    《中国药典》:草豆蔻药材名称草豆蔻拼音Cǎo Dòu Kòu英文名SEMEN ALPINIAE KATSUMADAI别名草蔻、草蔻仁、假麻树、偶子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豆蔻Alpin

  • 金冠鳞毛蕨

    药材名称金冠鳞毛蕨拼音Jīn Guàn Lín Máo Jué英文名Goldencoma Wood Fern别名贯众出处始载于《中药鉴别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金冠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

  • 橘皮

    药材名称橘皮拼音Jú Pí别名陈皮(孟诜),贵老(侯宁极《药谱》),黄橘皮(《鸡峰普济方》),红皮(《汤液本草》)。出处《本经》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

  • 冲天伞

    药材名称冲天伞拼音Chōnɡ Tiān Sǎn别名蜈蚣草、泥鳅草。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南山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chaerophylloides(Regel) W.Beck

  • 慕荷

    药材名称慕荷拼音Mù Hé别名黄药子、索骨丹、老汉求(《陕西中药志》),猪屎七、秤杆七、老蛇盘、天蓬伞、红苕七、麻鹞子、红药子、金毛狗(《陕西中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虎

  • 邪蒿

    《中药大辞典》:邪蒿药材名称邪蒿拼音Xié Hāo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邪蒿的全草。生于山坡、灌丛间、草原及疏林内。分布东北、内蒙古等地。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7~73

  • 紫玉簪根

    《中药大辞典》:紫玉簪根药材名称紫玉簪根拼音Zǐ Yù Zān Gēn别名红玉簪花头(《重庆草药》)。出处《品汇精要》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紫玉簪的根茎。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紫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