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苦楝花

苦楝花

药材名称苦楝花

拼音Kǔ Liàn Huā

来源药材基源:为楝科植物楝Melia azedarach L.和川楝M.toosendan Sieb.Et Zucc.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Melia azedarach L.2.Melia toosendan Sieb.et Zucc.

采收和储藏:4-5月采收,晒干、阴干或烘干。

原形态1.楝 落叶乔木,高15-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cm,宽2-3cm,先端长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边缘有钝尖锯齿,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或顶生;花淡紫色,长约1cm;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mm;子房上位。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1.5-2cm,淡黄色,4-5室,每室具1颗种子。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2.川楝 乔木,高达10m。树皮灰褐色;幼嫩部分密被星状鳞片。二至三回奇数羽状复叶,长约35cm;羽片4-5对;小叶卵形或窄卵形,长4-10cm,宽2-4cm,全缘或少有疏锯齿。圆锥花序腋生;花萼灰绿色,萼片5-6;花瓣5-6,淡紫色;雄蕊10或12,花丝合生成筒。核果大,椭圆形或近球形,长约3cm,黄色或粟棕色,果皮为坚硬木质,有棱,6-8室,种子长椭圆形,扁平。花期3-4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

2.生于海拔500-2100m的杂木林和疏林内或平坝、丘陵地带湿润处,常栽培于村旁附近或公路边。

资源分布:1.分布北至河北,南至广西、云南,西至四川等地。

2.分布于甘肃、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寒

功能主治清热祛湿;杀虫;止痒。主热痱;头癣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过坛龙

    《中药大辞典》:过坛龙药材名称过坛龙拼音Guò Tán Lónɡ别名铁线草、黑骨芒、秧居草(《岭南采药录》),铁线蕨、黑骨芒箕(《广州植物志》),螺厥蕨、黑脚蕨、五爪黑蕨

  • 岩人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岩人参药材名称岩人参拼音Yán Rén Shēn来源桔梗科党参属植物紫花党参Codonopsis purpurea Wal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切碎,晒干

  • 甜远志

    药材名称甜远志拼音Tián Yuǎn Zhì别名远志、神砂草、瓜子金、小丁香、紫花地丁、蓝花地丁、地丁、万年青(《云南中草药》)。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远志科植物宽叶远志的根。原形

  • 青江藤

    药材名称青江藤拼音Qīnɡ Jiānɡ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青江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hindsii Benth.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原形态青江藤

  • 催吐萝芙木

    药材名称催吐萝芙木来源夹竹桃科催吐萝芙木Rauvolfia vomitoria Afzel. ex Spreng.,以根、茎皮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有栽培。功能主治根:可提取利血平生物碱,治高血压;

  • 鹄油

    《中药大辞典》:鹄油药材名称鹄油拼音Hú Yóu别名天鹅油(《通玄论》)。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的脂肪油。冬月取鹄的脂肪,熬炼滤净贮藏。原形态大天鹅,又名:鹄(《史记》)

  • 白花鬼针草

    药材名称白花鬼针草拼音Bái Huā Guǐ Zhēn Cǎo别名金杯银盏、金盏银盆、盲肠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白花鬼针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idens pilosa L.var .ra

  • 柿皮

    《中药大辞典》: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柿科植物柿的外果皮。功能主治贴疔疮、无名肿毒。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柿皮药材名称柿皮拼音Shì Pí

  • 赪桐

    药材名称赪桐拼音Chēnɡ Tónɡ别名朱桐、红顶风、红菱、雌雄树、大丹、红龙船花、状元红、荷苞花[四川]来源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赪桐Clerodendron japonicum (Thunb

  • 茸草

    药材名称茸草拼音Rónɡ Cǎo别名菱登草来源药材基源:为玄参科植物钟萼草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nbergia philippensis(Cham.)Benth.采收和储藏:春、夏、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