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苦豆子

苦豆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苦豆子

药材名称苦豆子

拼音Kǔ Dòu Zi

别名苦豆根、苦甘草[西北]

来源豆科槐属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以全草、根、种子入药。全草夏季采;根、春秋采;种子秋季采,晒干或鲜用。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止痛,杀虫。

全草:用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种子:用于胃痛,滴虫性肠炎,白带过多;外用治疮疖,湿疹,顽癣。

用法用量全草0.5~1钱,种子3~5粒,研粉吞服;外用适量,研粉煎水洗,或干馏油调配10%软膏外擦患处。

备注(1)本品有毒。中毒时有头晕、恶心、腹胀等症状。可按生物碱中毒解救。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苦豆子

药材名称苦豆子

拼音Kǔ Dòu Zi

别名布亚(维名)

出处《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全草种子。全草夏季采收,种子秋季采收。

原形态灌木。枝多成帚状,密被灰色伏绢状毛。叶互生,单数羽状复叶;小叶15~25,灰绿色,矩形,长1.5~2.5厘米,两面被绢毛,顶端小叶较小;托叶小,钻形,宿存。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厘米;花密生;萼密被灰绢毛,顶端有短三角状萼齿;花冠蝶形,黄色。荚果串珠状,长3~7厘米,密被细绢状毛,种子淡黄色,卵形。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路旁、草地、河边,分布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生物贼6.11~9.03%,种子含8.11%,其中有金雀花碱、苦参碱、槐胺碱、槐果碱、槐定碱、苦豆碱等。叶中还含糖类和蛋白质。

药理作用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静脉注射,可引起动物血压先升后降;对温血、冷血动物之离体心肌有兴奋作用;对末梢及内脏血管可引起收缩。对血压之作用以苦参碱为强,而对心脏、血管之作用则片参碱较槐果碱、槐定碱为弱。其他作用参见"苦参"条。

性味苦,寒,有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用法用量内服:全草煎汤,0.5~1钱;种子(炒至冒烟,呈黑色为度)研末,每次5粒。

复方①治急慢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苦豆子草一斤,加水1000毫升,煎煮,滤取药液,浓缩至500毫升。每次服2毫升,一日3~4次。

②治胃痛,微吐酸水:苦豆子五粒,生姜一钱,蒲公英二钱,氧氧化铝0.6克。共研细粉,开水冲服。亦可单用苦豆子五粒,研末冲服。

③治疮疖,外伤化脓,溃疡:苦豆子适量,砸碎,煎汤外洗患处,洗后用无菌纱布包扎。

④治湿疹、顽癣:苦豆子干馏油配10%软膏外擦。(性味以下出《新疆中草药手册》)

⑤治滴虫肠炎:苦豆子种子五至七粒。研粉,装胶囊口服。(《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⑥治白带过多:苦豆子籽十至十五粒,生服(服时不咬破,籽破则有头晕、头疼之感),每日服-次。(《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临床应用治疗急件菌痢:用苦豆子炒至冒烟,呈黑色,研粉过筛。成人每次1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小儿按年龄和体重递减。治疗200例,有效率达95%。显效者142例(服药总量9克以下,三天治愈),占71%;有效者43例(服药总量9~15克之间,3~5天内治愈),占24%;无效者10例。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烦躁、心慌、心急、面色苍白等副作用者有4例,其原因可能与剂量过大(一次服药2克)及药物炒制减毒不合要求有关。此外,原有风湿性心脏病或肾脏病的病人亦易出现副作用。据报道,本品使用时,必须经过炒制减毒合格后方可应用。除对细菌性痢疾有效外,尚有镇痛、健胃、消食、镇静作用,曾应用治疗肠胃炎,小儿消化不良,胆囊炎,急慢性胃痛、腹痛、腹胀及荨麻疹,都收到一定效果。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苦豆子

药材名称苦豆子

拼音Kǔ Dòu Zi

英文名all-grass of Foxtail-like Sophora

别名布亚。

出处出自《新疆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ophora alopecuroides L.

采收和储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打下种子,晒干。

原形态苦豆子 灌木,枝多成帚状,密被灰色平伏的绢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6-15cm;小叶15-25,灰绿色,长圆形,长1.5-2.5cm,宽7-10mm,叶两面及叶轴均被绢毛,顶端小叶较小,带革质,先端钝,基部近圆,托叶小,钻形,宿存。总状花序顶生,长12-15cm;花密生;萼钟状,长约8mm,萼齿短三角状,密生平贴绢毛;花冠蝶形,黄色,较萼长2-3倍,旗瓣先端微凹,基部渐窄或具爪,翼瓣具耳;雄蕊10,1/3-1/4合生。荚果串珠状,长3-7cm,密生短细而伏的绢毛。种子多数,淡黄色,卵形。花期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石灰性土壤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北、西北及河南、西藏。

化学成分种子含生物碱:槐根碱(sophocapine),氧化槐根碱(oxysophocarpine),苦参碱(matrine),槐定碱(sophoridine),槐胺(sophoramine),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金雀花碱(cytisine),N-甲基金雀花碱(N-methylcytisine),槐定碱N-氧化物(sophoridine N-oxide),苦豆碱(alperine)。还含有胡萝卜素(carotene)(chlorophyll),生育酚(tocophenol),油(oil),油中的脂肪酸有: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又含苦豆子胶12.8%,其中水溶性多糖内各种单糖及其组成比为:半乳糖(galactose):甘露糖(mannose):鼠李糖(rhamnose):核糖(ribose):木糖(xylose):阿拉伯糖(arabinose):葡萄糖(glucose)为1.00:1.83:0.02:0.03:0.02:0.05:0.03。另含苦豆双黄酮甙{6-β-D-glucopyranosyl-5,7-dihydro-xy-2-(4-hydroxyphenyl)-8-[7-hydroxy-2-(4-hydroxyphenyl)-5-methoxy-6-β-D-xylopyranosyl-4-oxo-4H-1-benzopyran-8-yl]-4H-l-benzopyran-4-one}。

药理作用苦参碱、槐果碱、槐定碱静脉注射,可引起动物血压先升后降;对温血、冷血动物之离体心脏有兴奋作用;对末梢及内脏血管可引起收缩。对血压之作用以苦参碱为强,而对心脏、血管之作用则苦参碱较槐果碱、槐定碱为弱。其他作用参见苦参条。

性味味苦;性寒;有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止痛;杀虫。主痢疾;胃痛;白带过多;湿疹;疮疖顽癣

用法用量内服:炒黑研末,每次5粒。外用:适量,研末,煎水洗;或用其干馏油制成软膏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长梗排草

    药材名称长梗排草拼音Chánɡ Gěnɡ Pái Cǎo别名长柄黄连花来源药材基源:为报春花科植物长梗过路黄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ysimachia longipes Hemsl.采收和储藏:

  • 红厚壳

    药材名称红厚壳拼音Hónɡ Hòu Ké英文名Kalofilum Kathing,root of Kalofium别名琼崖海棠。出处始载于《唐本草》。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

  • 雪见草根

    药材名称雪见草根拼音Xuě Jiàn Cǎo Gēn别名朴地红根子(《江西民间草药验方》)。出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雪见草的根。4~6月采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荔枝

  • 鸡骨柴叶

    药材名称鸡骨柴叶拼音Jī Gǔ Chái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鸡骨柴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sholzia fruticosa(D.Don)Reh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

  • 藏三七

    药材名称藏三七拼音Cánɡ Sān Qī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假人参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pseudonginseng Wall采收和储藏:秋季挖取块根,除去细根及泥土,晒干或烘

  • 声色草

    《中药大辞典》:声色草药材名称声色草拼音Shēnɡ Sè Cǎo别名满天星草(《广州植物志》),辛苦草、过饥草(《泉州本草》),广白头翁、星色革(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空军《

  • 柳叶卫矛

    药材名称柳叶卫矛拼音Liǔ Yè Wèi Máo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柳叶卫矛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lawsoniiC.B. Clarkevar. Salicifolius(

  • 酱瓜

    药材名称酱瓜拼音Jiànɡ G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菜瓜的果实腌制品。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ucumis melo L.var.conomon(Thunb.)Makino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未

  • 蜂胶

    《全国中草药汇编》:蜂胶药材名称蜂胶拼音Fēnɡ Jiāo来源为工蜂用以填塞和光滑蜂巢的分泌物。性状呈黄褐色或黑褐色,具粘性,有芳香气味。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软化角化组织、止痛。用于鸡眼、胼胝、寻常疣

  • 苍白秤钩风

    《中药大辞典》:苍白秤钩风药材名称苍白秤钩风拼音Cānɡ Bái Chènɡ Gōu Fēnɡ别名穿墙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防已科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