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莲花

莲花

《中药大辞典》:莲花

药材名称莲花

拼音Lián Huā

别名菡萏(《诗经》),荷花(《毛诗传》),水花(崔豹《古今注》)。

出处《日华子本草》

来源睡莲科植物花蕾。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

性状干燥花蕾呈圆锥形,长2.5~4厘米,直径约2厘米。表面灰棕色。花瓣多层,呈螺旋状排列;散落的花瓣呈卵圆形或椭圆形,略皱缩或折叠,表面有多数细筋脉,基部略厚;质光滑柔软。去掉花瓣,中心为幼小的莲蓬,顶端圆而平坦,上有小孔10余个,基部渐窄,周围着生多数花蕊。花柄呈细圆柱状,上有皱沟或顺纹,表面紫黑色,具刺状突起,断面有大型孔隙。微有香气,味苦涩,以未开放、瓣整齐、洁净、气清香者为佳。

化学成分花含槲皮素、木犀草素、异槲皮甙、木犀草素葡萄糖甙、山柰酚、山柰酚-3-半乳糖葡萄糖甙、山柰酚-3-二葡萄糖甙等多种黄酮类。

性味苦甘,温。

①《日华子本草》:"暖,无毒。"

②《纲目》:"苦甘,温,无毒。"

③《本草再新》:"味苦甘,性凉,无毒。"

归经《本草再新》:"入心、肝二经。"

功能主治活血止血,去湿消风。治跌损呕血,天泡湿疮。

①《日华子本草》:"镇心,益色驻颜。"

②《日用本草》:"涩精气。"

③《滇南本草》:"治妇人血逆昏迷。"

④《本草再新》:"清心凉血,解热毒,治惊痫,消湿去风,治疮疥。"

⑤《河北药材》:"揉碎贴肿毒,促脓肿之吸收。"

⑥《山东中药》:"活血祛瘀。"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1钱;或煎汤。外用:敷贴患处。

复方①治坠损呕血,坠跌积血,心胃呕血不止:干荷花,为末。每酒服方寸匕。(《医方摘要》)

②治天泡湿疮:荷花贴之。(《简便单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莲花

药材名称莲花

拼音Lián Huā

英文名flower bud of Hindu Lotus,Hindu Lotus,Sacred Lily,East Indian Lily

别名菡萏、荷花、水花、芙蓉。

出处出自《日华子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花蕾。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Nelumbo nucifera Gaertn.

采收和储藏:6-7月间采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开放的花,阴干。

原形态莲 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茎横生,肥厚,节间膨大,内有多数纵行通气孔洞,外生须状不定根。节上生叶,露出水面;叶柄着生于叶背中央,粗壮,圆柱形,多刺;叶片圆形,直径25-90cm,全缘或稍呈波状,上面粉绿色,下面叶脉从中央射出,有1-2次叉状分枝。花单生于花梗顶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也散生小刺;花直径10-20cm,芳香,红色、粉红色或白色;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长5-10cm,宽3-5cm;雄蕊多数,花药条形,花丝细长,着生于托之一;心皮多数埋藏于膨大的花托内,子房椭圆形,花柱极短。花后结“莲蓬”,倒锥形,直径5-10cm,有小孔20-30个,每孔内含果实1枚;坚果椭圆形或卵形,长1.5-2.5cm,果皮革质,坚硬,熟时黑褐色。种子卵形,或椭圆形,长1.2-1.7cm,种皮红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广布于南北各地。

资源分布:广布于南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花蕾圆锥形,长2.5-5cm,直径2-3cm。表面灰棕色,花瓣多层。散落卵形或椭圆形,皱缩或折折,表面具多数细脉,滑柔软。去掉花瓣,中心有幼小的莲蓬,顶同平坦,上面有小孔十余个,基疗渐窄,周围着生多数雄蕊。气香,味微涩。

化学成分莲花含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异槲皮甙(isoqurcitrin),木犀草素葡萄糖甙(luteol-in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山柰酚-3-半乳糖葡萄糖甙(kaempfrol-3-galactoglucoside)及山柰酚-3-二葡萄糖甙(kaempferol-3-diglucoside)等。

性味苦;甘;平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去湿消风。主损伤呕血;血淋;崩漏下血;天泡湿疮;疥疮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g;煎汤,6-9g。外用:适量,鲜者贴敷患处。

复方①治坠损呕血,坠跌积血,心胃呕血不止:干荷花,为末。每酒服方寸匕。(《医方摘要》)②治天泡湿疮:荷花贴之。(《简便单方》)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镇心,益色驻颜。

2.《日用本草》:涩精气。

3.《河北药材》:揉碎贴肿毒,促脓肿之吸收。

4.《山东中药》:活血祛瘀。

5.《滇南本草》:治妇人血逆昏迷。

6.《本草再新》:清心凉血,解热毒,治惊癎,消湿去风,治疮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吹云草

    《中药大辞典》:吹云草药材名称吹云草拼音Chuī Yún Cǎo别名莎萝莽(《种子植物名称》),一碗泡、公儿草(《广西药植名录》),过山蛇、斩蛇剑(《广西植物名录》。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

  • 皱杓兰

    药材名称皱杓兰拼音Zhòu Sháo Lán别名兜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皱杓兰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corrugatum Franch.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将根洗净,晒干。原形态皱杓兰

  • 老鸦胆叶

    《中药大辞典》:老鸦胆叶药材名称老鸦胆叶拼音Lǎo Yā Dǎn Yè出处《本草求原》来源为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叶片。化学成分含酚类、氨基酸、有机酸。功能主治《本草求原》:"洗热毒,

  • 霜红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霜红藤药材名称霜红藤别名山货榔、哥兰叶、米汤叶、绵条子来源卫矛科霜红藤Celastrus gemmatus Loe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甘肃、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

  • 铁华粉

    《中药大辞典》:铁华粉药材名称铁华粉拼音Tiě Huá Fěn别名铁胤粉(《日华子本草》),铁艳粉、铁霜(《纲目》)。出处《开宝本草》来源为铁与醋酸作用后生成的锈末。制法《开宝本草》:&qu

  • 安徽刺黄柏

    药材名称安徽刺黄柏拼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别名黄柏、刺黄柏、三颗针出处出自《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

  • 红萆薢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萆薢药材名称红萆薢拼音Hónɡ Bì Xiè别名小萆薢、小红萆薢、打不死、花花藤、花萆薢、滇江萆薢来源百合科菝葜属植物无刺菝葜Smilax mair

  • 丽江山慈菇

    《全国中草药汇编》:丽江山慈菇药材名称丽江山慈菇拼音Lì Jiānɡ Shān Cí Gu别名益辟坚、草贝母来源为百合科江山慈菇属植物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A

  • 粉叶地锦

    《中药大辞典》:粉叶地锦药材名称粉叶地锦拼音Fěn Yè Dì Jǐn别名细母猪藤(《贵州药植目录》)。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葡萄科植物粉叶爬山虎的根或藤茎。根,夏、秋采。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