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蓟罂粟子

蓟罂粟子

药材名称蓟罂粟子

拼音Jì Yīnɡ Sù Zǐ

来源药材基源:为罂粟科植物蓟罂粟ArgemonemexicanaL.的种子。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emone mexicana L.

采收和储藏:夏末果实成熟时采下果实,晒干,压破,除去果壳,取种子。

原形态罂粟一年生草本,高30-100cm,具苦汁液。茎具分枝,散生刺,被白粉。基生叶密聚;具长不足1cm的短柄;叶片椭圆形,长为5-20cm,宽2.5-7.5cm,上面绿色,沿脉的两侧灰白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沿脉散生刺,边缘羽状深裂,裂片具波状齿,齿尖有刺;茎生叶互生,无柄或半抱茎。花密集排列成顶生花序;花梗极短;每花具2-3枚叶状苞片,长l-3cm,宽1-1.5cm;萼片舟形,长1cm,先端具距,距尖有刺,外面散生少数刺,于开花时即脱落;花瓣6,宽倒卵形,长1.7-3cm,黄色或橙黄色;花丝长约7mm,花药狭长圆形,长1.5-2mm,开裂后弯成半圆形至圆形;子房长圆形,高约0.7-1cm,被黄褐色伸展的刺,花柱极短,柱头3-6裂,深红色。蒴果卵圆形,长2.5-5cm,宽1.5-3cm,被稀疏黄褐色的刺,4-6瓣自先端开裂至全长1/4-l/3。种子球形,具明显的网纹。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50-1200m的田坝中或江边。

资源分布:福建、台湾、广东、海南、云南等地有庭园栽培,或逸为野生;北京、河南等地偶见栽培。

化学成分种子含蓟罂粟素(argemexitin),5,7-二氢色酮-7-新橙皮糖甙(5,7-dihydrochromone-7-neohesperidoside),木犀草素(luteolin)及圣草酚(eriodictyol)等黄酮类化合物。

功能主治缓泻;催吐;解毒;止痛。主便秘;疝痛;牙痛;梅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鸡子壳

    《中药大辞典》:鸡子壳药材名称鸡子壳拼音Jī Zǐ Ké别名鸡卵壳(《医学入门》),混沌池、凤凰蜕(《纲目》),混沌皮(《医林纂要》),鸡子蜕(《中国医学大辞典》)。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

  • 假荔枝根

    药材名称假荔枝根拼音Jiǎ Lì Zhī Gēn出处《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来源为木通科植物野木瓜的根或根皮。原形态野木瓜,又名:假荔枝、绕绕藤、沙藤。常绿木质藤本。茎枝无毛。掌状复叶,互生;小

  • 虾子花叶

    药材名称虾子花叶拼音Xiā Zǐ Huā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千屈菜科植物虾子花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Woodfordia fruticosa (L.) Kurz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鲜用

  • 苦丁茶

    《中药大辞典》:苦丁茶药材名称苦丁茶拼音Kǔ Dīnɡ Chá出处《本经逢原》来源主要为冬青科植物枸骨和大叶冬青的叶。原形态①枸骨,详"枸骨叶"条。②大叶冬青,又名:波罗

  • 凫肉

    《中药大辞典》:凫肉药材名称凫肉拼音Fú Ròu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绿头鸭的肉。原形态绿头鸭,又名:凫(《诗经》),鸫8、沈凫(《尔雅》),松凫(《南越志》),野鸭、野鹜、晨

  • 鸡油菌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油菌药材名称鸡油菌别名鸡蛋黄菌、杏菌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多孔菌目喇叭菌科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以子实体入药。生境分部多于秋季雨后生在混交林的地上

  • 大鹅儿肠

    药材名称大鹅儿肠拼音Dà é ér Chánɡ别名黑牵牛、寸金草、老鹳精(《贵州民间方药集》),大种鹅儿肠、通经草(《贵阳民间药草》)。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

  • 金背枇杷花

    《中药大辞典》:金背枇杷花药材名称金背枇杷花拼音Jīn Bèi Pí Pá Huā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花。5~6月采摘,晒干。性味甘苦,平。功能

  • 荔枝藤

    《中药大辞典》:荔枝藤药材名称荔枝藤拼音Lì Zhī Ténɡ别名红叶藤、红叶秋树、牛见愁(《广州植物志》),牛栓藤(《广西植物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牛栓藤种植物红叶藤的

  • 串铃

    药材名称串铃拼音Chuàn Línɡ别名万年、小羊芋。来源药材基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块节风仙花茎基部膨大的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采收和储藏: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