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薄叶黄芩

薄叶黄芩

药材名称薄叶黄芩

拼音Báo Yè Huánɡ Qín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Juz.)G.Y.Wu et H.W.Li[S.ikonnikovii Juz.]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除去须根、茎苗及泥土,洗净,晒干。

原形态薄叶黄芩,多年生草本,高约35cm。茎直立,四棱形,具沟沿棱上被贴生很短的小柔 毛。叶对生;叶柄极短;叶片较薄,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1.7-3.3cm,宽3-6mm,先端钝,其部不明显浅心形或近截形,上面无毛或散布微糙毛,下面仅在脉上及叶缘被贴生很短的小柔毛,余部有分散细粒状腺体。花单生于茎中部以上的叶腋内,偏向一侧;花萼花时长约4mm,外面密被短柔行,盾片很小,果时花萼长约6mm;花冠紫色,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宽约1.5mm,至喉部达8mm,冠檐二唇形,上唇灰状,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近扁圆形;雄蕊4,均内藏;花柱细长,扁平,花盘环状,子房4裂,裂片等大。小坚果黄褐色,卵球形,具瘤状突起,腹面基部具果脐。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散生于河岩或莎草沼泽草甸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

化学成分薄叶黄芩根及全草含七种黄芩甙;薄叶黄芩甙(ikonnikoside)Ⅰ,高山黄芩甙(scutellarin),黄芩甙(baicalin),去甲汉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on-7-O-glucuronide),去甲汉黄芩素-8-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n-8-O-glucuronide),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基黄酮(5,2-dihydroxy-7-O-glucuronylflavon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牙龈肿痛;痈疮产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扛板归根

    《中药大辞典》:扛板归根药材名称扛板归根拼音Kánɡ Bǎn Guī Gēn出处《福建民间草药》来源为蓼科植物扛板归根。化学成分根和根茎含靛甙,并含少量大黄索和大黄酚根皮含鞣质33%。功能主

  • 杏香兔耳风

    药材名称杏香兔耳风别名一支香[浙江、福建]、兔耳风[广东]、兔耳一支香、朝天一支香、四叶一支香、扑地金钟来源为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杏香兔耳风Ainsliaea fragrans Champ.,以全草入药。

  • 杜仲

    《中国药典》:杜仲药材名称杜仲拼音Dù Zhònɡ英文名CORTEX EUCOMMIAE别名扯丝皮、思仲、丝棉皮、玉丝皮来源本品为杜仲科植物杜仲Eucommia ulmoides

  • 华风车子根

    药材名称华风车子根拼音Huá Fēnɡ Chē Zi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风车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ombretum alfredii Hance采收和储藏:秋后采收,切片晒干。

  • 紫檀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檀药材名称紫檀拼音Zǐ Tán来源豆科紫檀属植物紫檀Pterocarpus santalinus L.的木材心部。性状呈长方块状或小碎块,显棕红色,久于空气接触时变暗。

  • 苎花

    药材名称苎花拼音Zhù Huā别名苎麻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苎麻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oehmeria nivea(L.)Gaud.[Urtica nivea L.]采收和储藏:夏季花盛期

  • 老枪谷根

    《中药大辞典》:老枪谷根药材名称老枪谷根拼音Lǎo Qiānɡ Gǔ Gēn出处《湖南药物志》来源为苋种植物老枪谷的根。原形态老枪谷(《龙沙记略》),又名:红苋菜、尾穗苋。一年生草本,高达1.5米。茎

  • 炸腰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炸腰果药材名称炸腰果别名镰叶解宝树来源椴树科扁担杆属植物镰叶扁担杆Grewia falcata C. Y. Wu,以全株入药。夏秋采集,洗净晒干研末。性味苦、涩,寒。功能主治止血。

  • 小金狗

    药材名称小金狗拼音Xiǎo Jīn Gǒu别名金丝矮陀陀、黄鼠狼、金毛狗、活血草、青蕨、金毛狮子草、石猪鬃、小爬岩姜出处本品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以金丝矮陀陀为名,云:“生云南山石间,茎叶皆如蕨,而

  • 对虾

    《全国中草药汇编》:对虾药材名称对虾拼音Duì Xiā别名朋虾、大虾、黄虾[♂]来源甲壳纲对虾科对虾Penaeus orientalis Kish.,以虾肉入药。生境分部黄海、渤海。性味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