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西藏鸡爪草

西藏鸡爪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西藏鸡爪草

药材名称西藏鸡爪草

别名墨要色尔坚[藏名译音]

来源毛茛西藏鸡爪草Trollius ranunculoides Hemsl.,以茎、叶、花入药。

生境分部西藏、甘肃、四川、云南。

性味甘、辛,温。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主治风湿麻木,淋巴结核,鸡爪风。花晒干研末撒布,治化脓创伤。

用法用量3~4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西藏鸡爪草

药材名称西藏鸡爪草

拼音Xī Zànɡ Jī Zhuǎ Cǎo

别名鸡爪草、金莲花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状金莲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ollius ranunculoides Hemsl.

采收和储藏: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毛茛状金莲花,多年生草本。植株全部无毛。茎高4-18cm,不分枝。基生叶3-10,茎生叶1-3,生茎下部,柄长3-13cm,基部有鞘;叶片圆五角形,长1-2.5cm宽1.4-4.2cm,基部深心形,3全裂,中央全裂片宽菱形或菱状宽倒卵形,二回细裂,末回裂片近邻接或分开,有尖牙齿,侧全裂片斜扇形,不等2裂近基部。花单生茎顶;萼片5-8,黄色,干时多少变绿色,倒卵形或扇状倒卵形,长1-1.5cm,宽1-1.8cm;花瓣多数,匙郑州要形,长4.5-6mm;雄蕊多数,长5-7mm;花药长圆形,长2.5-3mm;心皮7-9。聚合果直径约1cm,莴葖果,长约1cm,喙长约1mm。种子椭圆形,长约1mm,有光泽。花期5-7月,果期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900-4100m间的山地草坡、水边草地或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东部、四川醅、青海南部和东部、甘肃南部。

性状性状鉴别,茎不分枝,多被包裹在基生叶柄的叶鞘内。叶青棕色,湿润展平,五角形,长1.1-2.5cm,宽1.4-4cm,3全裂,裂片再细裂,小裂片人1-2枚三角形锐齿,两面无毛;叶柄长3-13cm,基部膨大呈鞘状。花皱缩,湿润展平,圆形,直径2.2-3.6cm,萼片5-8,黄绿色,倒卵形,长1-1.5cm,宽1-1.7cm;花瓣棕色,匙状线形,长4.5-6mm;雄蕊多数。气微,味辛。

性味味甘;辛;性温

归经肺;脾经

功能主治祛风湿;散寒。主风湿麻木;关节疼痛拘挛;鸡爪风;淋巴结核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2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大戟

    《中药大辞典》:大戟药材名称大戟拼音Dà Jǐ别名下马仙(《纲目》)出处《本经》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大戟或茜草科植物红芽大戟的根。春季未发芽前,或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原

  • 刺竹叶

    药材名称刺竹叶拼音Cì Zhú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车简竹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ambusa sinospinosa Mc Clur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随采随用。原形态高大竹类。

  • 醋糟

    药材名称醋糟拼音Cù Zāo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米、麦、高粱等酿醋后所余的残渣。性味《纲目》:"大麦醋糟,酸,微寒,无毒。"功能主治《食疗本草》:"气滞风壅,

  • 福建排草

    药材名称福建排草拼音Fú Jiàn Pái Cǎo别名刘海节菊出处本品以刘海节菊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清曰:"刘海节菊,似黄花刘寄奴而茎叶细瘦。花亦无长蕊。"观其附图,与福建过路黄极相似。来

  • 细香葱

    《中药大辞典》:细香葱药材名称细香葱拼音Xì Xiānɡ Cōnɡ别名绵葱(《本草正义》),火葱(《重庆草药》)。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的全草或根头部。3~4月采。原形态多年

  • 水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半夏药材名称水半夏拼音Shuǐ Bàn Xià别名戟叶半夏来源天南星科犁头尖属植物戟叶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Bl

  • 钭叶榕

    药材名称钭叶榕别名酸叽叽树、马勒来源桑科钭叶榕Ficus gibbosa Blume,以树皮及寄生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消炎、解痉。主治感冒。高热

  • 蟛蜞

    《中药大辞典》:蟛蜞药材名称蟛蜞拼音Pénɡ Qí别名螃蜞(《集韵》)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方蟹科动物无齿相手蟹或其同属近缘动物的肉、内脏和脂肪。原形态全体被坚硬的甲壳。头胸甲长

  • 舌状蜈蚣藻

    药材名称舌状蜈蚣藻来源藻类红藻门舌状蜈蚣藻Grateloupia livida (Harv.) Yamada,以叶状体入药。功能主治驱蛔虫、鞭虫、蛲虫。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野薴麻

    药材名称野薴麻拼音Yě Nínɡ Má别名八楞马、大接骨、大糯叶、双合合(《云南中草药选》),八楞麻(《云南思茅中草药选》),牙呼光(傣名)。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荨麻科植物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