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野火球

野火球

药材名称野火球

拼音Yé Huǒ Qiú

英文名all-grass of Wild Clover

别名野车轴草、豆参、也火球、野火萩。

出处始载于《中国主要植物图说一豆科》。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野火球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folium lupinaster L.

采收和储藏:秋季割取全草,除去杂质,晒干。

原形态野火球 多年生草本,高30-60cm。有柔毛。根纺锤状,参形,粗壮,红褐色。茎直立,略呈四棱形,有分枝。掌状复叶,互生;小叶片5,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2-4cm,宽0.5-1.2cm,先端尖,边缘具细锯齿,两面具明显叶脉,被微毛,无柄;托叶膜质鞘状,抱茎,具脉纹。头状花序胶生或顶生,花梗短,花球形,多数,淡红色至红紫色;萼钟状,萼齿狭披针形,比萼长2倍,有柔毛;旗瓣椭圆形,基部稍窄,先端钝或圆,冀瓣长圆形,基部具耳及爪,先端稍宽,龙骨瓣短于翼瓣,具短耳和爪,先端常有一小突起;子房椭圆形,花柱长,上部弯曲,柱头小,头状,具柄。荚果长圆形,膨胀,无毛,灰棕色,具短柄。种子近圆形,灰绿色。花、果期6-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湿地、滩甸边、林缘、草甸草原、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山西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全草长30-60cm。根多分枝。茎略呈四棱形,表面有细纵纹,质脆,易折断。掌状复叶;托叶膜质,鞘状抱茎。小叶5,多皱缩,卷曲,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2.5-4cm,宽0.5-1.2cm,边缘具细锯齿,两面侧脉隆起,下面中脉有稀疏柔毛,近无柄。有时可见暗红紫色头状花序及线状长圆形荚果。气微,味淡。

性味味苦;性平

归经肺;心;肝经

功能主治止咳;镇痛;散结。主咳喘;淋巴结核;痔疮;体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煎水洗;或鲜品取汁敷。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全草:有镇静、止咳、止血的功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三叉虎根

    药材名称三叉虎根拼音Sān Chā Hǔ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根或根皮。原形态形态详"三丫苦叶"条。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

  • 红辣蓼

    《中药大辞典》:红辣蓼药材名称红辣蓼拼音Hónɡ Là Liǎo别名琼柳草(《贵州中医验方秘方》),蓼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斑蕉草(《中国药植图鉴》),青蓼、蝙蝠草(《泉州本

  • 冬瓜叶

    《中药大辞典》:冬瓜叶药材名称冬瓜叶拼音Dōnɡ Guā Yè出处《日华子本草》来源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叶片。夏季采取。功能主治治消渴,疟疾,泻痢,蜂螫,肿毒。①《日华子本草》:"熁

  • 山莴苣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莴苣药材名称山莴苣拼音Shān Wō Jù别名苦菜、苦马地丁、鸭子食来源菊科莴苣属植物山莴苣Lactuca indica L.,以全草或根入药。夏秋开花时采全草,秋后至

  • 五瓣寄生

    《中药大辞典》:五瓣寄生药材名称五瓣寄生拼音Wǔ Bàn Jì Shēnɡ别名桂花寄生、木棉寄生、袖桐寄生、杉木寄生(《广西药植名录》)。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桑寄生科植物五瓣

  • 山楂叶

    《中药大辞典》:山楂叶药材名称山楂叶拼音Shān Zhā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叶。功能主治叶和花泡茶服可治高血压。《肘后方》:"茎叶煮汁,洗漆疮。&qu

  • 滇地黄连

    药材名称滇地黄连拼音Diān Dì Huánɡ Lián别名假苦楝、矮秃秃、千年矮、鸡血散、小罗伞、白花矮陀陀、七匹散、金丝岩陀、土黄连、地黄连、思茅地黄连、小独根、火石五、岩桧、麻鸡翅膀、小岩三、小

  • 含羞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含羞草药材名称含羞草拼音Hán Xiū Cǎo别名感应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来源豆科含羞草属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夏秋采,洗净,切段,晒干

  • 大夜关门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夜关门药材名称大夜关门拼音Dà Yè Guān Mén别名羊蹄风、猪腰藤来源为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多脉羊蹄甲Bauhinia pernervosa L. Chen,以根和叶入药。秋季

  • 青麸杨根

    《中药大辞典》:青麸杨根药材名称青麸杨根拼音Qīnɡ Fū Yánɡ Gēn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青麸杨的树根。9~10月采收。原形态青麸杨,又名:波氏盐肤木,铁倍树。落叶乔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