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野西瓜苗

野西瓜苗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西瓜苗

药材名称野西瓜苗

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别名秋葵、香铃草、山西瓜秧、野芝麻、打瓜花

来源锦葵木槿属植物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以全草、种子入药。夏秋采,去泥,晒干或鲜用。

性味全草:甘,寒。

种子:辛,平。

功能主治全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止咳,利尿。用于急性关节炎,感冒咳嗽,肠炎,痢疾;外用治烧烫伤,疮毒。

种子:润肺止咳,补肾。用于肺结核咳嗽,肾虚头晕耳鸣耳聋。

用法用量全草0.5~1两,种子3~5钱;外用适量,全草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野西瓜苗

药材名称野西瓜苗

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别名秋葵(《贵州植药调查》),打瓜花、山西瓜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锦葵种植物野西瓜苗全草。夏、秋采收,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被有疏密不等的细软毛。茎梢柔软,直立或稍卧生。基部叶近圆形,边缘具齿裂,中部和下部的叶掌状,3至5深裂,中间裂片较大,裂片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钝,边缘具羽状缺刻或大锯齿。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2~5厘米;小苞片多数,线形,具缘毛;花萼5裂,膜质,上具绿色纵脉;花瓣5,淡黄色,紫心;雄蕊多数,花丝相结合成圆筒,包裹花柱;子房5室,花柱顶端5裂,柱头头状。蒴果圆球形,有长毛。种子成熟后黑褐色,粗糙而无毛。花期7~9月。

生境分部野生或栽培。分布江苏、安徽、河北、贵州、东北等地。

药理作用茎、叶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对动物有利尿作用;K+、Na+、C1-之排出亦增加,且超过茶碱。

性味《贵州植药调查》:"甘,寒。"

功能主治治风热咳嗽,关节炎,烫伤。

①《江苏植药志》:"治腹痛。"

②《贵州植药调查》:"治风热咳嗽。汤火伤。"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去湿,止咳。"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外用:研末油调涂。

复方①治风热咳嗽:小秋葵根五钱,白糖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

②治急性关节炎:野西瓜苗五钱至一两(鲜品二至三两)。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汤火伤: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末,调桐油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野西瓜苗

药材名称野西瓜苗

拼音Yě Xī Guā Miáo

英文名Herb of Flowerofanhour

别名秃汉头、野芝麻、和尚头、山西瓜秧、小秋葵、香铃草、打瓜花、灯笼花黑芝麻、尖炮草、天泡草。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锦葵科植物野西瓜苗的根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biscus trionum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去净泥土,晒干。

原形态野西瓜苗 一年生直立或平卧草本,高25-70cm。茎柔软,被白色星状粗毛。叶2型;叶柄长2-4cm,被星状粗硬毛和星状柔毛;托叶线形,被星状粗硬毛;下部的叶圆形,不分裂,上部的叶掌状3-5深裂,直径3-6cm,中裂片较长,两侧裂片较短,裂片倒卵形至长圆形,通常羽状全裂,上面疏被粗硬毛或无毛,下面疏被星状粗刺毛。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2.5cm,果时延长达4cm,被星状粗硬毛;小苞片12,线形,长约8mm,被粗长硬毛,基部合生;花萼钟形,淡绿色,长1.5-2cm,被粗长硬毛或星状粗长硬毛,裂片5,膜质,三角形,具纵向紫色条纹,中部以上合生;花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直径2-3cm,花瓣5,倒卵形,长约2cm,外面疏被极细柔毛;雄蕊柱长约5mm,花丝纤细,长约3mm,花药黄色;花柱枝5,无毛。蒴果长圆状球形,直径约1cm,被粗硬毛,果爿5,果皮薄,黑色。种子肾形,黑色,具腺状突起。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平原、山野、丘陵或田埂。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 本品茎柔软,长30-60cm。表面具星状粗毛。单叶互生,叶柄长2-4cm;完整叶片掌状3-5全裂,直径3-6cm,裂片倒卵形,通常羽状分裂,两面有星状粗刺毛。质脆。气微,味甘淡。

药理作用茎、叶的浸出液(除去粘液),对动物有利尿作用;K+ 、Na+、Cl-之排出亦增加,且超过茶碱。

性味甘;寒

归经肺;肝;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咽止咳。主咽喉肿痛;咳嗽;泻痢;疮毒;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干品研末油调涂。

各家论述1.《江苏植药志》:治腹痛。

2.《贵州植药调查》:治风热咳嗽,汤火伤。

3.《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去湿,止咳。

临床应用1.治风热咳嗽:小秋葵根五钱,白糖三钱,煎水服。(《贵州民间药物》)2.治急性关节炎:野西瓜苗五钱至一两(鲜品二至三两),水煎服。(《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删》)3.治汤火伤:小秋葵花泡麻油,或小秋葵全草研未,调桐油敷伤处。(《贵州民间药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药材名称红叶树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来源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 Lour.,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各省区。性

  • 通骨消

    药材名称通骨消拼音Tōnɡ Gǔ Xiāo别名白狗肠(《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爵床科植物大花老鸦嘴的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原形态稍木质大藤本,幼茎密被粗糙的短毛,节明显,略膨大。叶

  • 打箭菊

    药材名称打箭菊拼音Dǎ Jiàn Jú别名鞑新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西小黄菊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yrethrum tatsienense (Bur. Et Franch.) Ling e

  • 仙人掌

    《全国中草药汇编》:仙人掌药材名称仙人掌拼音Xiān Rén Zhǎnɡ别名仙巴掌、霸王树、火焰、火掌、玉芙蓉来源为仙人掌科仙人掌属植物仙人掌Opuntia dillenii (Ker-Ga

  • 寒莓根

    《中药大辞典》:寒莓根药材名称寒莓根拼音Hán Méi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寒莓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酸,平,无毒。"②江西《草

  • 阔叶麦冬

    药材名称阔叶麦冬拼音Kuò Yè Mài Dōnɡ英文名Radix Liriopis Platyphyllae别名大麦冬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阔叶麦冬Liriope platy

  • 白蓝翠雀花

    药材名称白蓝翠雀花拼音Bái Lán Cuì Què Huā英文名Bluewhite Larkspur出处始载于《中国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白蓝翠雀花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lp

  • 山棯子

    药材名称山棯子拼音Shān Shěn Zǐ别名豆棯干(《广西中药志》)。出处《生草药性备要》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实。秋季采取成熟的果实,晒干。原形态桃金娘(《花镜》),又名:金丝桃(《花镜》)

  • 鲥鱼

    《全国中草药汇编》:鲥鱼药材名称鲥鱼拼音Shí Yú来源鲱形目鲱科鲥鱼Macrura reevesii (Richardson),以肉入药。生境分部我国沿海。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温补

  • 铁草鞋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草鞋药材名称铁草鞋拼音Tiě Cǎo Xié别名琴叶球兰、豆瓣绿、岩浆草来源萝藦科铁草鞋Hoya pandurata Tsiang [H. longipandura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