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铁棒锤茎叶

铁棒锤茎叶

《中药大辞典》:铁棒锤茎叶

药材名称铁棒锤茎叶

拼音Tiě Bànɡ Chuí Jīnɡ Yè

出处《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为毛莨科植物铁棒锤伏毛铁棒锤等的茎叶,7~8月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铁棒锤"条。

性味《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苦辛,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铁棒锤叶揉碎敷在伤口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②治疮疖:铁棒锤茎煎汤外洗。(《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恶疮痈肿:铁棒锤茎叶煎水洗。(《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铁棒锤茎叶

药材名称铁棒锤茎叶

拼音Tiě Bànɡ Chuí Jīnɡ Yè

英文名Leaf of Pendulous Monkshood, Root of Yellow Monkshood

出处出自《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铁棒锤和伏毛铁棒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Aconitum pendulum Busch[A.szechenyianum Gay.]2.Aconitum flavum Hand.-Mazz.[A.anthora L.var.gilvum Maxim.]

采收和储藏:7-8月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1.铁棒锤,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块根倒圆锥形,褐色。茎直立,不分枝或分枝,无毛,有时在上部疏被短柔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叶柄长4-5mm,上部叶几无柄;叶片宽卵形,长3.4-5.5cm,宽4.5-5.5cm,3全裂,全裂片二回近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线形,宽1-2.2mm,两面无毛。总状花序顶生,长7.5-20cm,花序轴和花梗密被伸展的黄色短柔毛;下部苞片叶状或3裂,上部苞片线形;花梗长2-6mm;小苞片生花梗上部,披针状线形,疏被短柔毛;花两性,两则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船状镰刀形或镰刀形,具爪,下缘长1.6-2cm,弧状弯曲,外缘斜,侧萼片圆倒卵形,长1.2-1.6cm,下萼片斜长圆形,黄色,常带绿色,有时蓝色,外面被近伸展的短柔毛;花瓣2,瓣片长约8mm,唇长1.5-4mm,距长约1mm,向后弯曲,无毛或被疏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无毛或有短毛;心皮5,无毛或被短柔毛;花柱短。蓇葖果,长1.1-1.4cm,无毛。种子多数,倒卵状三棱形,长约3mm,光滑,沿棱有不明显的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2.伏毛铁棒锤,多年生草本,高35-100cm。块根胡萝卜形,褐色。茎直立,通常不分枝,中部以下无毛,中部以上被反曲而紧贴的短柔毛。叶互生;茎下部叶在开花时枯萎;叶柄长3-4mm;叶片宽卵形,长3.8-5.5cm,宽3.6-4.5cm,基部浅心形,3全裂,全裂片二回羽状深裂,末回裂片线形,宽1-2mm,两面无毛,边缘疏被短柔毛。总状花序顶生,长8-20cm,花序轴和花梗密被紧贴的短柔毛;下部苞片叶状,上部苞片线形,花梗长4-8mm;小苞片生花梗顶部,线形,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上萼片盔状船形,近无爪或具短爪,高1.5-1.6cm,下缘斜升,上部向下弧状弯曲,外缘斜,侧萼片长约1.5cm,下萼片斜长圆状卵形,黄色,常带绿色,或暗紫色,外面被短柔毛;花瓣2,瓣片长约7mm,唇长约3mm,距长约1mm,向后弯曲,疏被短柔毛;雄蕊多数,花丝全缘,无毛或疏被短柔毛;心皮5,无毛或疏被短柔毛,花柱短。蓇葖果,长1.1-1.7cm,无毛,种子多数,倒卵状三棱形,长约2.5mm,光滑,沿棱有狭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2800-4500m的山地草坡或林缘。

2.生于海拔2000-3700m白山地草坡或疏林下。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南部、甘肃南部、青海、河南西部、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西藏。

2.分布于内蒙古南部、宁夏南部、甘肃、青海、四川西北部、西藏北部。

性味苦;辛;温;有毒

归经心;肺经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主跌打损伤;刀伤;痈肿;疮疖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跌打损伤:铁捧锤叶揉碎敷在伤口上。(《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②治疮疖:铁棒锤茎煎汤外洗。(《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③治恶疮痈肿:铁棒锤茎叶煎水洗。(《陕西中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水禾麻

    《中药大辞典》:水禾麻药材名称水禾麻拼音Shuǐ Hé Má别名山麻(《中国种子植物分类学》),大水麻、水苏麻(《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苎麻科植物大叶苎麻的根

  • 单头紫菀根

    《中药大辞典》:单头紫菀根药材名称单头紫菀根拼音Dān Tóu Zǐ Wǎn Gēn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陀螺紫菀的根。夏、秋采收。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复方①治急

  • 白沙糖

    《中药大辞典》:白沙糖药材名称白沙糖拼音Bái Shā Tánɡ别名石蜜(《唐本草》),白糖(《子母秘录》),糖霜(《日用本草》),白霜糖(《本草备要》)。出处《纲目》来源为禾本科

  • 华南桦

    药材名称华南桦拼音Huá Nán Huà来源药材基源:为桦木科植物华南桦的树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tula austro-sinensis Chun ex P.C.Li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

  • 醉鱼草花

    《中药大辞典》:醉鱼草花药材名称醉鱼草花拼音Zuì Yú Cǎo Huā出处《纲目》来源为马钱科植物醉鱼草的花,4~7月采收,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醉鱼草"条

  • 牛伴木

    药材名称牛伴木拼音Niú Bàn Mù别名果绿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吕宁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uzonicum Rolf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石血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血药材名称石血别名九庆藤、铁信、红对叶肾、拉屙肾、对叶肾、络石[浙江误称]来源夹竹桃科石血Trachelospermum jasminoides (Lindl.) Lem. va

  • 翻白柴

    《中药大辞典》:翻白柴药材名称翻白柴拼音Fān Bái Chái别名木帚子(《中国树木分类学》),柳叶栒子(《经济植物手册》),把把柴(《四川中药志》)。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蔷

  • 蜇砂

    药材名称蜇砂来源蜇蛾科昆虫家蜇BombyxmoriLinnaeus的粪便。性味甘、辛,温。归经归肝、脾、胃经。功能主治除湿利痹,缓急舒筋。用于风湿痹痛,吐泻转筋。用法用量一钱至三钱,须包煎。备注(1)

  • 泽藓

    药材名称泽藓拼音Zé Xiǎn英文名damp moss别名阴阳草、旱青苔(陕西)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珠藓科植物泽藓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ilonotis fo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