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银背藤

银背藤

药材名称银背藤

拼音Yín Bèi Té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旋花科植物银背藤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gyreia obtusifolia Lour.[Convo1vu-lus obtectus Wall.; Rivea obtecta (Wall.) Choisy]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夏、秋季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原形态银背藤,攀援灌木。少分枝,幼枝密被短柔毛,老枝无毛,淡褐色,具皱纹。单叶互生;叶柄长1.5-3.8cm,被短柔毛;叶片卵形、椭圆形至长圆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锐尖,基部宽楔形,叶面被疏柔毛,背面密被短柔毛,呈灰白色;侧脉7-11对。聚伞花序有花5-8朵,腋生或顶生;总花梗长2-3cm,苞片早落;花两性;萼片5,卵形,外面密被长柔毛;花冠漏斗状,外面疏被柔毛,瓣中带密被长柔毛,冠檐5浅裂;雄蕊5,生于距花冠筒基部7mm处,花丝丝状,基部稍扩大,密被长柔毛,花药长圆形;子房无毛,柱头头状,花柱及雄蕊均内藏。果实圆球形,红色,4室,每室有1颗种子。花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1800m的沟谷密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海南及其沿海岛屿。

性味苦;辛;凉

功能主治散瘀止血。主内伤吐血;血崩;赤白带下;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鹅脚木叶

    药材名称鹅脚木叶拼音é Jiǎo Mù Yè出处《南宁市药物志》来源为白花菜科植物鱼木的叶。秋季采收,晒干。原形态鱼木,又名:虎王、龙头花、鹅脚木、树头菜、鸡爪菜。落叶无

  • 水麻叶

    《中药大辞典》:水麻叶药材名称水麻叶拼音Shuǐ Má Yè别名土甘草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秋后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60厘米。叶对生

  • 玳瑁肉

    《中药大辞典》:玳瑁肉药材名称玳瑁肉拼音Dài Mào Ròu出处《食性本草》来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肉。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食性

  • 红粉

    《中国药典》:红粉药材名称红粉英文名HYDRARGYRI OXYDUM RUBRUM来源本品为红氧化汞(HgO)。性状本品为橙红色片状或粉状结晶,片状的一面光滑略具光泽,另一面较粗糙。粉末橙色。质硬,

  • 松蘑

    《全国中草药汇编》:松蘑药材名称松蘑别名松蕈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伞菌目伞菌科松蘑Tricholoma matsutake (S. Zto et Imai) Sing [Cortinellus edods

  • 刺蒺藜

    《中药大辞典》:刺蒺藜药材名称刺蒺藜拼音Cì Jí Lí别名茨(《诗经》),蒺藜(《毛诗传》),蒺藜子、旁通、屉人、止行、豺羽、升推(《本经》),即藜(《别录》),白蒺藜

  • 文蛤肉

    药材名称文蛤肉拼音Wén Há Ròu英文名Clam shell别名海蛤肉、蛤蜊肉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来源药材基源:为帘蛤科动物文蛤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eretrix meretrix L

  • 蓝叶棵

    药材名称蓝叶棵别名云南鳔刺草、野蓝子来源爵床科蓝叶棵Cystacanthus yunnanensis W. W. Smith,以茎、叶、根入药。生境分部四川、云南。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

  • 榕须

    《中药大辞典》:榕须药材名称榕须拼音Rónɡ Xū别名半天吊(《生草药性备要》),吊风根、榕树须(《岭南采药录》),榕树吊须(《广东中药》)。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桑科植物榕树的气根。全年可

  • 臭山牛蒡

    药材名称臭山牛蒡拼音Chòu Shān Niú Bànɡ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山牛蒡的全草或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ynurus deltoides (Ait.) Nadai [Ono-por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