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陆英

陆英

《全国中草药汇编》:陆英

药材名称陆英

拼音Lù Yīnɡ

别名蒴藋、走马前、走马风、八棱麻、八里麻、臭草、苛草、七叶金

来源为忍冬科接骨木属植物陆英Sambucus chinensis Lindl.,以根、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碎,晒干或鲜用。

性味甘淡、微苦,平。

功能主治根:散瘀消肿,祛风活络。用于跌打损伤,扭伤肿痛,骨折疼痛,风湿关节痛。

茎、叶: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用于肾炎水肿,腰膝酸痛;外用治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均为1~2两,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陆英

药材名称陆英

拼音Lù Yīnɡ

出处《本经》

来源为忍冬科植物蒴藋

化学成分含氯原酸、α-香树脂素棕榈酸酯(α-amyin palmitate)、熊果酸、β-谷甾醇、豆甾醇、油菜甾醇、硝酸钾、黄酮、鞣质等。

性味苦辛,寒。

①《本经》:"味苦,寒。"

②《别录》:"无毒。"

⑧《药性论》:"苦辛,有小毒。"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疏肝健脾,活血化瘀,利尿消肿。用于急性病毒性肝炎,肾炎水肿、风湿痛、脱臼、肾炎水肿、脚气水肿、荨麻疹,跌扑损伤,骨折。

①《本经》:"主骨间诸痹,四肢拘挛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

②《药性论》:"能捋风毒,脚气上冲,心烦闷绝。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取汤入少洒可浴之妙。"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浴。

注意孕妇禁服。

贮藏置干燥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陆英

药材名称陆英

拼音Lù Yīnɡ

英文名Chinese Elder Herb

别名蒴藋接骨草、排风藤铁篱笆臭草、苛草、英雄草、走马箭、排风草、八棱麻、大臭草、七叶麻、马鞭三七、落得打、珍珠连、秧心草、乌鸡腿、小接骨丹、水马桑、七叶根、水椿皮、七爪阳姜、屎缸杖、掌落根、散血椒、梭草、七叶莲、七叶黄香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陆英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mbucus chinensis Lindl. [S.jauanica auct. Non Reinw .ex B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陆英 高大草本或半灌木,高达2m。茎有棱条,髓部白色。奇数羽状状得叶对生;托叶小、线形或呈腺状突起;小叶5-9,最上1对小叶片基部相互全生,有时还和顶生小叶相连,小叶片披针形,长5-15cm,宽2-4cm,先端长而渐尖,基部钝圆,两侧常不对称,边缘具细锯齿,近基部或中部以下边缘常有1或数枚遥齿;小叶柄短。大型复伞房花序顶生;各级总梗和花梗无毛至多少有毛,具由不孕花变成的黄色杯状腺体;苞片和小苞片线形至线状披针形,长4-5mm;花小、萼筒杯状,长约1.5mm,萼齿三角形,长约0.5mm;花冠辐状,冠筒长约1mm,花冠裂片卵形,长约2mm,反曲;花药黄色或紫色;子房3室,花柱极短,柱头3裂。浆果红果,近球形,直径3-4mm;核2-3粒,卵形,长约2.5mm,表面小疣状突起。花期4-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林下、沟边或山坡草丛,也有栽种。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阴湿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房前、屋后、边地、山坡等处均可栽种。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主要用分根繁殖。2月中旬将地下根茎挖起,选粗壮(径约5cm)带芽者,煎成10-20cm长根段备用。按沟距24-33cm,沟深10cm,开成横沟,然后将根段横向按在沟内,上盖垃圾泥和焦泥灰,再覆土压实。

田间管理 苗出后追施猪粪或人粪肥1次,要适当除草和松土。

性状性状鉴别 茎具细纵棱,呈类圆柱形而粗壮,多分枝,直径约1cm。表面灰色至灰黑色。幼枝复叶,小叶2-3对,互生或对生;小叶往纸质,易破碎,多皱缩,展平后呈狭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基部钝圆,两侧不等,边缘有细锯齿。鲜叶片揉之有臭气。气微,味微苦。

以茎质嫩、叶多、色绿者为佳。

化学成分陆英全草含黄酮类、酚性成分、鞣质、糖类、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种子含氰甙类[1]。

药理作用1.镇痛:陆英煎剂70、120、140g/kg灌服,对小鼠热板法试验表明有镇痛作用,其镇痛成分体内半衰期为3.9h。

2.抗肝损伤:陆英成分熊果酸100mg/kg皮下注射,对大鼠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使肝中甘油三酯含量减少,并减轻肝细胞变性及坏死。

3.其他作用:煎剂5g/kg灌胃,并加酒调外敷,对实验性骨折兔,有活血散瘀、增加磷的吸收、促进骨痂骨化的作用。

毒性煎剂灌胃,对小鼠的LD50为820g/kg,腹腔注射为119g/kg。毒性成分体内半衰期为6.9h。

性味味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血。主风温痹痛;腰腿痛;水肿;黄疸;跌打扣损伤;产后恶露不行;风疹瘙痒;丹毒;疮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鲜品60-12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孕妇禁服。

各家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骨间诸痹,四肢拘孪疼酸,膝寒痛,阴痿,短气不足,脚肿。

2.《药性论》:能捋风毒,脚气上冲,心烦闷绝。主水气虚肿,风瘙皮肌恶痒,煎取汤入少酒可浴之妙。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桔梗芦头

    药材名称桔梗芦头拼音Jú Gěnɡ Lú Tóu出处《纲目》来源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茎。功能主治吐上膈风热痰实,生研末,白汤调服一钱,探吐。摘录《中药大辞典》

  • 野席草

    药材名称野席草拼音Yě Xí Cǎo别名三楞草、三棱草、三方草来源莎草科莎草属植物碎米莎草Cyperus iria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辛,平。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调经

  • 大火草根

    《中药大辞典》:大火草根药材名称大火草根拼音Dà Huǒ Cǎo Gēn别名野棉花根、土白头翁(《重庆草药》),大头翁(《陕西植药调查》)。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

  • 梅花参

    药材名称梅花参拼音Méi Huā Shēn英文名sea cucumber别名凤梨参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刺参科动物梅花参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helenota anan

  • 拟囊果芹

    药材名称拟囊果芹拼音Nǐ Nánɡ Guǒ Qí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滇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ysospermopsis delauayi (Franch.) Wolff[Arraca

  • 昆明堇菜

    药材名称昆明堇菜拼音Kūn Mínɡ Jǐn Cài别名紫花地丁、紫罗兰。来源药材基源:为堇菜科植物云南堇菜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ola yunnanensis W.Beck.et H.de

  • 栗柄金粉蕨

    药材名称栗柄金粉蕨别名亮叶乌蕨、野鸡尾、石发、红蕨蕨、金花草、孔雀尾来源蕨类中国蕨科栗柄金粉蕨Onychium lucidum (Don) Spreng [O. japonicum (Thunb.)

  • 青钱柳叶

    药材名称青钱柳叶拼音Qīnɡ Qián Liǔ Yè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桃科植物青钱柳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yclocarya paliurus (Batal.)Iljin.[Pterocarya

  • 向日葵壳

    药材名称向日葵壳拼音Xiànɡ Rì Kuí Ké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菊科植物向日葵的果壳。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向日葵子"条。功能主

  • 梗花雀梅藤

    药材名称梗花雀梅藤拼音Gěnɡ Huā Què Méi Ténɡ英文名twig and leaf of Henry Sageretia别名红藤、皱锦藤、柄花雀梅藤。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