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韭叶芸香草

韭叶芸香草

药材名称韭叶芸香草

拼音Jiǔ Yè Yún Xiānɡ Cǎo

别名香茅(《广州植物志》),括花草(《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芸香草(《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臭草(《中国经济植物志》)。

出处滇南本草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扭鞘香茅全草。夏季割取全草,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60~100厘米,节被白粉色微小毛茸。叶线形,扁平,长30~50厘米,宽4~6毫米,上面基部被微小茸毛;叶鞘无毛,叶舌长2~5毫米,先端钝圆,无毛。伪圆锥花序稍密集,长25~35厘米;总状花序孪生,叉开,长8~18毫米,其下托以长12~15毫米之佛焰苞,穗轴节间长1.5~2毫米,边缘被白色柔毛;无柄小穗长圆状披针形,长3.5~5毫米,基盘具微毛;第一颖先端微呈裂齿状,具2脊,脊之上部具狭翼,脊间生2~4脉,背部扁平,或在下部微呈波皱;第二颖舟形,先端尖,脊上具狭翼,边缘膜质而生小纤毛;第一外稃长圆状披针形,约较颖短1/4,先端尖,具2脊,边缘具小纤毛;第二外稃极狭,较颖短1/3,顶端具2齿裂;芒从齿间抽出,中部膝曲;无内稃;雄蕊3;有柄小穗长3.5~5毫米,无芒,其柄被白色柔毛。花、果期8~10月。

生境分部多生长于山坡草地。分布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四川、贵州、湖南、湖北等地。

性味滇南本草》:"性微寒,味辛微苦。"

功能主治①《滇南本草》:"治山岚瘴气,不服水土,有感冒风寒暑湿,四时不正之气,乍寒乍热,体困酸软,寒热往来,似疟非疟或发瘴疟,胸膈膨胀,饮食无味,肚腹疼痛,呕吐水泻等症。"

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解水毒,治疮毒。"

复方治伤暑霍乱,呕吐水泻,肚腹疼痛,头疼发热怕冷,或中烟瘴,不服水土:韭叶芸香草一钱,木瓜五分,苍术一钱,陈皮一钱,厚朴一钱,甘草五分,生姜一片。水煎服。忌油荤。(《滇南本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鲤鱼肠

    《中药大辞典》:鲤鱼肠药材名称鲤鱼肠拼音Lǐ Yú Chánɡ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鲤科动物鲤鱼的肠。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小儿肌疮。"②《纲目》:"

  • 蛇鲻

    药材名称蛇鲻拼音Shé Zī英文名Saurida别名狗棍、丁鱼、狗母鱼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狗母鱼科动物多齿蛇鲻、长蛇鲻等多种蛇鲻的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aurida

  • 鼋胆

    《中药大辞典》:鼋胆药材名称鼋胆拼音Yuán Dǎn出处《纲目》来源为鳖科动物鼋的胆或胆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鼋甲"条。性味《纲目》:"苦,寒,有毒。"

  • 一匹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一匹草药材名称一匹草拼音Yì Pǐ Cǎo来源兰科卷瓣兰属植物梳帽卷瓣兰Cirrhopetalnm andersonii Hook. f.,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

  • 猪脾

    《中药大辞典》:猪脾药材名称猪脾拼音Zhū Pí别名联贴(《纲目》),草鞋底(《随意居饮食谱》)。出处《本草图经》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脾。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

  • 纤枝山柑

    药材名称纤枝山柑别名纤枝槌果藤来源白花菜科纤枝山柑Capparis viminea Hook. f. et Thom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微酸、涩。有小毒。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消肿,止痛。胃

  • 黑风散

    《中药大辞典》:黑风散药材名称黑风散拼音Hēi Fēnɡ Sàn出处《云南中草药选》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细圆藤的藤或根。全年可采。原形态细圆藤,又名:蛤仔藤。攀援木质藤本,长10余米。茎圆柱形,

  • 参条

    药材名称参条拼音Shēn Tiáo英文名Panax ginseng C.A.Mey别名人参条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根茎上的不定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ginseng C.A.Mey

  • 鹅臎

    《中药大辞典》:鹅臎药材名称鹅臎拼音é Cuì别名鹅尾罂(《日华子本草》)出处《纲目》来源为鸭科动物鹅的尾肉。化学成分尾脂腺(又名尾腺或羽脂腺)分泌一种含脂蜡的液体,其组成为:水分

  • 裂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