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鸡嗉子

鸡嗉子

药材名称鸡嗉子

拼音Jī Sù Zǐ

别名荔枝(《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山覆盆(《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来源山茱萸科植物头状四照花果实。秋季采收。

原形态常绿小乔木,高3~10米。嫩枝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革质或薄革质,矩圆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5.5~10厘米,宽2~3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均被贴生白色柔毛,侧脉4~5对,在叶下面隆起,与中脉交汇处有明显的腋窝。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约1.2厘米,具4黄白色花瓣状总苞片。总苞片倒卵形,先端尖,长3~4厘米,宽2~3厘米;花萼筒状,4裂,裂片圆而钝;花瓣4,黄色;雄蕊4;花盘杯状;子房下位,2室。果序扁球形,紫红色;总果柄粗壮,长4~7厘米。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沟边、灌木丛中。分布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性味苦,平。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性平,味苦。"

②《云南中草药》:"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杀虫。治肝炎,腹水,蛔虫病,烧烫伤。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消积打虫。"

②《云南中草药选》:"行水,消炎,利胆,杀虫。"

③《云南中草药》:"清热解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外用:叶:研末撒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肝炎,腹水:㈠鸡嗉子果三至五钱,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㈡鸡嗉子叶三至五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②治蛔虫症:鸡嗉子果或叶三钱,煎服。(《云南中草药选》)

③治小儿疳积,虫积:鸡嗉子叶研末内服,或蒸鸡蛋吃。(《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④治胎盘不下:鸡嗦子叶三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⑤治烧烫伤:鸡嗉子干叶适量,研粉外撒伤处。(《云南中草药选》)

⑥治外伤出血:鸡嗉子叶研末外撒。(《云南中草药》)

⑦治麻风:鸡嗉子叶配方外洗。(《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小铜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铜锤药材名称小铜锤拼音Xiǎo Tónɡ Chuí别名铜锤草、美形金纽扣、细麻药、小麻药、过海龙、黄花草、遍地红、乌龙过江来源菊科金纽扣属植物美形金纽扣Spi

  • 山蒜

    药材名称山蒜拼音Shān Suàn别名泽蒜(《本草拾遗》),小蒜(《救荒本草》),苦蒜果、野葱果(《贵州民间方药集》),野葱(《上海植物名录》)。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百合科植物山蒜的鳞茎。

  • 郁金香根

    药材名称郁金香根拼音Yù Jīn Xiānɡ Gēn出处《现代实用中药》来源为百合科植物郁金香的鳞茎及根。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郁金香"条。化学成分肉质鳞片含赤霉素A1、A6

  • 大树跌打

    《中药大辞典》:大树跌打药材名称大树跌打拼音Dà Shù Diē Dǎ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大批科植物黄桐的树皮及叶。全年采皮,夏、秋采叶,晒干。原形态落叶乔木,高6~20

  • 刺海松

    药材名称刺海松拼音Cì Hǎi Sōnɡ别名刺松藻来源藻类绿藻门刺海松Codium fragile (Sur.)Hariot,以叶状体入药。性味甘、咸,寒。功能主治驱蛔虫。用法用量水煎服。摘

  • 刺郎果

    药材名称刺郎果拼音Cì Lánɡ Guǒ别名老虎刺、锈花针、刺檀香、三颗针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假虎刺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issa spinarum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洗净

  • 芦茎

    《中药大辞典》:芦茎药材名称芦茎拼音Lú Jīnɡ别名苇茎(《千金方》),嫩芦梗(《现代实用中药》)。出处《唐本草》来源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茎。夏、秋采取。化学成分含纤维素38.64~40.

  • 水龙胆草根

    药材名称水龙胆草根拼音Shuǐ Lónɡ Dǎn Cǎo Gēn别名食疙瘩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腺花香茶菜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adenantha(Diels)Hara采收和

  • 喉痧药

    药材名称喉痧药拼音Hóu Shā Yào英文名Hairy Canton sonerilla别名小金香炉、天青地红、尖尾痧、四大天王、桑勒草、红春根藤、田螺掩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

  • 党参

    《中国药典》:党参药材名称党参拼音Dǎnɡ Shēn英文名RADIX CODONOPSIS别名东党、台党、潞党、口党来源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Fra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