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材>鸭脚罗伞

鸭脚罗伞

药材名称鸭脚罗伞

拼音Yā Jiǎo Luó Sǎn

别名空壳桐、有勒鸭脚、刺鸭脚木、七加皮、掌叶木

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罗伞的根、树皮或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glomerulata(Bl.)Regel[Ar-alia glomerulata Bl.]

采收和储藏:全年或秋、冬季剥取树皮或挖出根部,洗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叶全年均可采,多鲜用。

原形态灌木或乔木,高3-20cm。树皮灰棕色,小枝具皮刺,幼枝密被红锈色绒毛。掌状复叶;叶柄长至70m,无毛或上端残留有红锈色绒毛;小叶5-9,小叶柄长2-9cm;小叶片薄革质,椭圆形至宽披针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15-35cm,宽6-15cm,先端渐尖,基部通常楔形至圆形,幼时两面均疏生红锈色星状绒毛,不久毛脱落变几无毛;边缘全缘或疏生细锯齿;侧脉7-9对,明显,网脉不甚明显。伞形花序聚生在茎顶,组成下垂的大型圆锥花序,长达40cm,或更长,主轴及分枝有红锈色绒毛,后毛渐脱落;伞形花序直径2-3cm,有花20-40朵;总花梗长2-5cm,花后延长;萼简短,长约1mm,有红锈色绒毛,边缘有5个尖齿;花瓣5,白色,长圆形,初被红锈色绒毛,后毛脱落变无毛;雄蕊5,长约2mm;子房2室,花盘隆起,半下位,花柱合生成柱状。浆果阔扁球形或半球形,直径7-9mm,熟时紫黑色,宿存花柱长1-2mm,果梗长1.2-1.5cm。花期6-8月,果期翌年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数百米至2400m的森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

性味味精微辛;苦;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散瘀止痛。主感冒发热;咳嗽;风湿痹痛;腰肌劳损;脘腹痛;跌打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鲜品用量加倍。外用:适量,煎汤洗;或鲜品捣烂,酒炒热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中华石龙尾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华石龙尾药材名称中华石龙尾别名蛤胆草、华石龙尾、过塘蛇来源玄参科中华石龙尾Limnophila chinensis (Osb.)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

  • 红牛毛刺

    药材名称红牛毛刺别名腺毛莓、雀不站、红毛草来源蔷薇科红牛毛刺Rubus adenophorus Rolfe,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湖北、四川、贵州。性味甘、涩,温。功能主治和血调气,止痛,

  • 辣蓼草

    《中药大辞典》:辣蓼草药材名称辣蓼草拼音Là Liǎo Cǎo出处《江苏植药志》来源为蓼科植物柳叶蓼的全草。原形态柳叶蓼,又名:绵毛酸模叶蓼。一年生草本,高0.5~2.5米。茎直立,多分枝,

  • 白脂麻

    药材名称白脂麻拼音Bái Zhī Má别名白油麻(《近效方》),白胡麻(《纲目》)。出处《本草衍义》来源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白色种子。化学成分种子含水分5.42%、油量52.75%、

  • 老鼠脚迹

    《中药大辞典》:老鼠脚迹药材名称老鼠脚迹拼音Láo Shǔ Jiǎo Jì别名鹅不食草(《广州植物志》),地胡椒(《陆川本草》),拳头菊(《广西植物名录》)。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

  • 棱萼母草

    药材名称棱萼母草别名公母草、四方草来源玄参科棱萼母草Lindernia oblonga (Benth.) Merr.,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广东。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收敛止泻。主治痢

  • 牛伴木

    药材名称牛伴木拼音Niú Bàn Mù别名果绿勒来源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吕宁荚蒾的茎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Viburnum luzonicum Rolfe.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原

  • 香叶根

    药材名称香叶根拼音Xiānɡ Yè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香叶子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ndera fragrans Oliv.[L.rosthornii Diels.]采收和储藏:全年

  • 古钩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古钩藤药材名称古钩藤拼音Gǔ Gōu Ténɡ别名半架牛、牛奶藤、大暗消、大叶百叶藤、白浆藤、白马连鞍、牛角藤、断肠草[广西]来源萝藦科白叶藤属植物古钩藤Cryptole

  • 莽草根

    药材名称莽草根拼音Mǎnɡ Cǎo Gēn别名红茴香根、老根、八角脚根、披针叶茴香根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狭叶茴香的根或根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Illicium lanceolatum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