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一散

六一散

《中国药典》: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滑石粉600g甘草100g

性状为浅黄白色的粉末;具甘草甜味,手捻有润滑感。

炮制以上二味,甘草粉碎成细粉,与滑石粉混匀,过筛,即得。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用法用量调服或包煎服,一次6~9g,一日1~2次;外用,扑撒患处。

贮藏密闭,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古今医鉴》卷十四: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滑石(白腻者,研细,水飞,晒干再研)90克冰片0.9克(后和研匀)甘草(取头末,研极细)9克

制法上将滑石甘草末研匀,然后加冰片研匀。

功能主治治痘疹热毒太盛,红紫黑陷,狂言引饮者。

用法用量用败毒散调下;春、秋各用灯草煎汤候冷调服;夏月新汲泉水调服。三至五岁服3克,十岁服6克。

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四

《魏氏家藏方》卷九: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黄耆6两(炙),甘草1两(炙)。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咯血,发寒热。

用法用量如常点服,不拘早晚,干吃亦得。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普济方》卷三四三:六一散

药方名称六一散

处方枳壳6两,甘草1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瘦胎易产,抑阳降气。主

用法用量每服2钱,沸汤调,未产前1月服,1日3次。

摘录普济方》卷三四三

猜你喜欢

  • 大效人参散

    药方名称大效人参散处方人参(去芦头)、常山(锉)、青蒿(去根梗)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山岚瘴疟,不以久近,或寒或热,或寒热相兼,或连日、或间日、或3-4日一发。用法用量每服2钱半。如明日当发,

  • 碧玉丹

    《重楼玉钥》卷上:碧玉丹药方名称碧玉丹处方胆矾9克 白僵蚕18克(炒,去丝,嘴,拣直者佳)制法上为细末,加麝香0.3克。功能主治主喉风急闭。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吹咽喉中。摘录《重楼玉钥》卷上《杨氏家藏方》

  • 血晕饮

    药方名称血晕饮处方归尾川芎山楂益母草五灵脂各等分功能主治治产后血晕。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服。摘录《仙拈集》卷三

  • 托里散

    《外科精要》卷下:托里散药方名称托里散处方黄瓜蒌1个 忍冬草乳香各30克苏木15克没药9克甘草6克制法上药用酒600毫升,煎至400毫升,分三次服;滓为细末,酒糊丸,弹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治疮疡,

  • 剂阳汤

    药方名称剂阳汤处方熟地2两,玄参1两,麦冬1两,沙参1两。功能主治人有终日举阳,绝不肯倒,然一与女合,又立时泄精,精泄之后,随又兴起。摘录《辨证录》卷十

  • 大补中当归汤

    药方名称大补中当归汤处方当归3两,续断3两,桂心3两,芎?3两,干姜3两,麦门冬3两,芍药4两,吴茱萸1升,干地黄6两,甘草2两,白芷2两,大枣40枚。功能主治产后虚损不足,腹中拘急;或溺血,少腹苦痛

  • 复方川贝精片

    药方名称复方川贝精片处方麻黄浸膏适量(相当于盐酸麻黄碱2.1g )川贝母25g陈皮94g桔梗94g五味子53g甘草浸膏15g 法半夏75g远志53g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微辛。炮制上

  • 金衣祛暑丸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金衣祛暑丸药方名称金衣祛暑丸处方藿香4两,香薷4两,苏梗叶4两,白术1两(土炒),苍术2两(炒),厚朴2两5钱(姜炒),桔梗1两,扁豆2两5钱(炒),陈皮2两5钱,茯苓4两,白芷

  • 虎骨浸酒

    《圣惠》卷七:虎骨浸酒药方名称虎骨浸酒处方虎胫骨2两(涂酥,炙黄),熟干地黄2两,续断1两,赤箭1两,石斛1两(去根,锉),防风1两(去芦头),牛膝1两(去苗),丹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当归1两

  • 复正散

    药方名称复正散处方僵蚕7钱,清风藤7钱,生地黄7钱,白附子7钱,当归5钱,川芎5钱,何首乌5钱,防风5钱,白芷5钱,荆芥5钱,天麻5钱,蒺藜5钱,赤芍5钱,胡麻5钱,连翘5钱,桔梗5钱,藁本5钱,蔓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