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羚羊角散

加减羚羊角散

《杂病证治新义》:加减羚羊角散

药方名称加减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天麻钩藤龙胆桑寄生牛膝鸡血僵蚕蜈蚣(焙,研)全蝎(焙,研)

功能主治柔肝祛风,养血通络。治类中风。卒中回苏后,血压未降,口眼歪斜,舌暗失语,半身不遂,脉象弦长有力者。

用法用量制煎剂,后入羚羊角水磨液、蜈蚣末、全蝎末调服。

备注本方为柔肝祛风之剂,系从《本事》羚羊角散及活络丹中悟出,故名为加减羚羊角散。以羚羊角天麻钩藤龙胆草等柔肝泻火为主,僵蚕蜈蚣全蝎祛风为辅,桑寄生鸡血藤、牛膝养血活血,通络利痹为佐。共奏柔肝祛风,养血通络之效。

摘录《杂病证治新义》

《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加减羚羊角散

药方名称加减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酸枣仁茯神薏苡仁五加皮当归川芎葛根木香钩藤白术泽泻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平肝潜阳。主脾虚肝旺而见子痫先兆者。

用法用量若病情未及时控制,发生抽搐,昏迷而为子痫者,去葛根川芎,另加苏合香丸,每日2次,每次1丸,鼻饲。

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医钞类编》卷十五:加减羚羊角散

药方名称加减羚羊角散

处方羚羊角防风麦冬(去心)、元参、知母(酒炒)、黄芩牛蒡子、甘草节、银花。

功能主治小儿葡萄疫。

用法用量加淡竹叶10余片,水煎服。

此方羌活僵蚕、生地皆可酌入。

摘录《医钞类编》卷十五

猜你喜欢

  • 百劳散

    方出贾同知引康少尹方(见《宣明论》卷九),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三:百劳散药方名称百劳散处方罂粟壳2两半(醋炒,取1两),乌梅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咳嗽多年,自汗。用法用量每服2-3钱,沸汤点,食

  • 百全丸

    药方名称百全丸处方何首乌(雌雄各半)6两,天南星2两半(用生姜2两半制),白附子(微炮)1两半,黄丹(炒)2两。制法上除前项黄丹外,为细末,入黄丹,用白面2两半,加醋同调为糊,和有色为度,丸如梧桐子大

  • 瓜萎散

    《朱氏集验方》卷六:瓜萎散药方名称瓜萎散处方瓜蒌1个(黄色者,以炭火煅存性,用碗盖定,置地下一宿,出火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作一服。功能主治治五色痢疾,久不愈者。用法用量用温酒调服。摘录《朱氏集验方》

  • 安神复睡汤

    药方名称安神复睡汤处方圆眼肉1两,当归1两,熟地黄1两,白芍药1两,益智1两,酸枣仁1两,川芎5钱,远志5钱(皆照常制)。制法上为细末,山药糊为丸;或炼蜜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诸虚。用法用量临卧沸汤

  • 黄荆散

    药方名称黄荆散处方黄荆子不拘多少(炒)。功能主治伤寒发热而咳逆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古今医鉴》卷五

  • 硫黄烙方

    药方名称硫黄烙方处方硫黄1分。功能主治齿(匿虫)生疮。用法用量上以旧铁铧头1个,于炭火中烧令赤,将硫黄着其上,更入少许猪脂相合,熬令沸,以柳枝子棉裹头,揾药,乘热烙齿缝。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 加味半夏汤

    药方名称加味半夏汤处方法半夏12克,秫米(高梁米)30克,夏枯草10克,干百合30克,紫苏叶10克。功能主治引阳入阴,交通阴阳。主阳不入阴,阴阳失调。(神经衰弱)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

  • 清热甘露饮

    药方名称清热甘露饮处方生地黄麦冬(去心)石斛知母(生)枇杷叶(蜜炙)石膏(煅)甘草(生)茵陈蒿黄芩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治小儿疳渴。形体干瘦,面黄发枯,不时大渴引饮,心神烦热。用法用量灯心为引,水煎服。摘

  • 葶苈子散

    《医心方》卷十引《效验方》:葶苈子散药方名称葶苈子散处方蓝叶3两,大黄1两半,葶苈子2两(熬)。制法上为末。每服2方寸匕,食后酒送下。欲丸服,炼蜜为丸,如大豆大。功能主治大腹水肿。用法用量每日20丸。

  • 导热散

    药方名称导热散处方侧柏叶、山栀、车前子、灯心、黄芩、滑石、乌梅、竹叶、大黄(炒)、猪苓、泽泻、蒲黄、赤茯苓、甘草。功能主治血淋,便血。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摘录《万氏家抄方》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