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归宗汤

加味归宗汤

《金鉴》卷五十六:加味归宗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宗汤

处方归宗汤加紫草石膏犀角黄连、归尾。

功能主治痘疹毒火迅烈,莫能约束,热未三朝,发热或半日或1日,痘疹涌出不循序。

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金鉴》卷五十六:加味归宗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宗汤

处方归宗汤加归尾、红花紫草犀角黄连穿山甲地丁

功能主治毒火炽盛,气血铜滞,痘疹灌浆之时,地界红紫,痘形焦黑,而浆不行。

摘录《金鉴》卷五十六

《金鉴》卷五十八:加味归宗汤

药方名称加味归宗汤

处方当归尾、赤芍药、元参、大黄(生)、羌活荆芥穗、青皮(炒)、穿山甲(炙)、生地、东山楂牛蒡子(炒,研)、木通

功能主治毒火亢极,真阴不能胜邪,痘当出而未出,发热,腰频频作痛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金鉴》卷五十八

猜你喜欢

  • 将军膏

    药方名称将军膏处方大黄。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伤损肿痛,不消之瘀血流注紫黑,或伤脸上青黑。用法用量生姜汁调,敷患处。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

  • 清聪丸

    药方名称清聪丸处方橘皮(盐水洗,去白)45克 赤苓(去皮)半夏(姜制)各30克青皮(醋炒)柴胡梢 酒黄芩玄参蔓荆子桔梗全蝎(去毒)菖蒲黄连(酒炒)各45克 生甘草15克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绿豆大

  • 练根散

    药方名称练根散处方木莲(名木馒头,收阴干)、枳实(去瓤,麸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便血。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大油煎散

    《得效》卷十五:大油煎散药方名称大油煎散处方海桐皮、五加皮、牡丹皮、地骨皮、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经候不调,脐腹胀满,腰腿无力,烦渴潮热,身体拘倦,日渐羸瘦。用法用量每服4钱,加生姜3片,

  • 苦参栀子丸

    药方名称苦参栀子丸处方苦参1两,山栀子仁半两,龙胆1两,黄芩(去黑心)1两。制法上为细末,以猪胆汁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谷疸。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后米饮送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 黄柏浆

    药方名称黄柏浆处方黄柏1两,鹅梨3颗,黄连(去须)1两1分,黄芩(去黑心)3分,竹叶半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眼看物如两般,或如蝇翅,或如游丝。用法用量以水2升,煎至半升,去滓,纳新瓷

  • 加减茯菟汤

    药方名称加减茯菟汤处方茯苓5钱,黄耆4钱,五味子2钱,菟丝饼8钱,人参3钱,焦术4钱,熟地5钱。功能主治阳强,即下消症。用法用量水煎,温服。注意宜戒色节欲,平心静养。各家论述此方以人参大补元气,焦术大

  • 白玉丸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大同方):白玉丸药方名称白玉丸处方南星1两,白附子1两,茯苓1两,天麻1两,僵蚕1两,白芷1两,竺黄1两,半夏4两,石膏4两。制法水泛为丸,如米粒大。功能主治咳嗽痰喘。用法用量

  • 苦梗散

    《准绳·女科》卷四:苦梗散药方名称苦梗散处方桔梗半两,紫苏半两,人参半两,桑白皮半两,贝母半两,甘草半两,天门冬(去心)1两,赤茯苓1两,麻黄7钱半。功能主治妊娠肺壅,咳嗽喘急。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2

  • 加味消瘰汤

    药方名称加味消瘰汤处方生地15克,玄参15克,牡蛎20克(包),浙贝10克,夏枯草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海浮石15克,天葵10克。功能主治软坚散结。主痰浊凝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