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味补益养血汤

加味补益养血汤

刘惠民方:加味补益养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益养血汤

处方黄芪15克,党参15克,山药31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远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5克,狗脊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25克,当归15克,丹参18克。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心和血,补肾。主心脾两虚,肾气不足。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刘惠民方

方出《刘惠民医案》,名见《千家妙方》卷上:加味补益养血汤

药方名称加味补益养血汤

处方黄耆15g,党参15g,山药31g,白术15g,茯苓12g,砂仁12g,远志12g,柏子仁15g,炒酸枣仁25g,狗脊(去毛)15g,枸杞子12g,菟丝子25g,当归15g,丹参18g。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养血和血,补肾。主白细胞减少症。

用法用量水煎2次,混合,分2次温服。

临床应用白细胞减少症尹某,女,42岁。于1975年1月28日初诊。患者一年前感到头昏,疲惫,两腿沉重,乏力、腰酸,食欲不振,半年前发现白血球减少,为3000/mm3,最低时仅为1000/mm3,服用各种升白细胞药无效,伴肢体麻木,失眠多梦,面色暗黄乏泽,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投以加味补益养血汤,服药10余剂后,症状逐渐减轻,白细胞已升至6500-7500/mm3。稳定在5000/mm3以上,恢复工作。

摘录方出《刘惠民医案》,名见《千家妙方》卷上

猜你喜欢

  • 枳椇子丸

    药方名称枳椇子丸处方枳椇子60克麝香3克制法上药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饮酒过多,又受酷热,津枯血涩,小便并多,肌肉消铄,专嗜冷物寒浆。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盐汤吞下。摘录《世医得

  • 活血丸

    《普济方》卷三一○:活血丸药方名称活血丸处方干地黄(酒煮)60克当归(煨)白芍药 川断(面水炒)白术(煨)川芎(醋炒)各30克制法上药共六味,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活血宽筋。治血脉不

  • 金髓丸

    药方名称金髓丸处方羊脊骨1条(去肉,以硇砂末半两,酽醋1碗,化硇砂令匀,涂脊骨上,慢火炙,醋尽骨酥为度,焙,别为末),牛膝(酒浸,切,焙)1两,京三棱(炮,锉)1两半,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茴香子

  • 定坤丹

    《中国药典》:定坤丹药方名称定坤丹处方本品为人参、鹿茸、西红花、鸡血藤、三七、白芍、熟地黄、当归、白术、枸杞子、黄苓、香附、茺蔚子、川芎、鹿角霜、阿胶、延胡索等药味经加工制成的大蜜丸。性状本品为黑褐色

  • 竹沥涤痰汤

    药方名称竹沥涤痰汤处方栝楼仁12克 生桑皮 川方贝 光杏仁各9克旋复花6克 飞滑石18克石决明24克天竺黄4.5克 淡竹沥100毫升 姜汁2滴(同冲)功能主治蠲痰降火。治痰随火升,上壅胸膈,发为哮证。

  • 荆芥豆淋酒

    药方名称荆芥豆淋酒处方荆芥穗4两,大豆半斤(炒令烟出,好酒1升沃之,去豆不用)。功能主治风痉。其人本虚,风邪客于足太阳之经,忽尔摇头口噤,背强直如发痫之状,脉缓散而迟者;或蕴热搏于诸阳之经,则脉三部俱

  • 大甘遂丸

    药方名称大甘遂丸别名甘遂丸处方芫花(熬)1两,甘遂1两,葶苈子(熬)1两,大黄1两,苦参1两,大戟1两,芒消1两,贝母1两,桂心1两,杏仁30枚,巴豆30枚(去心皮,熬),乌喙3分(炮令折)。制法上药

  • 加味椒红丸

    药方名称加味椒红丸处方真川椒1斤(净,分作4处,浸1伏时,4两酒浸,4两醋浸,4两童子小便浸,4两米泔水浸),自然铜2两(用火煅,以童子小便浸7次,醋淬7次)。制法上将川椒1斤,置地上烧红,却将好醉洒

  • 丹青饮

    《医醇剩义》卷三:丹青饮药方名称丹青饮处方赭石9克麦冬4.5克(青黛拌)杭菊6克石斛9克 潼蒺藜9克 白蒺藜9克沙参12克桑叶3克橘红3克 贝母6克杏仁9克旋复花3克(绢包扎好)功能主治平肝降逆,化痰

  • 调经六合汤

    药方名称调经六合汤处方白术、黄芩、香附、陈皮、半夏、白茯苓、归身、白芍、生地、川芎、甘草。功能主治妇人气血凝滞,经闭而腹中结块,腰腿重疼者。用法用量水2钟,生姜3片,煎汤,食远服。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