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厚朴七物汤

厚朴七物汤

药方名称厚朴七物汤

别名厚朴七味汤、七物厚朴

处方厚朴半斤,甘草3两,大黄3两,大枣10枚,枳实5枚,桂枝2两,生姜5两。

功能主治病腹满,发热10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腹满气胀。

用法用量厚朴七味汤(《外台》卷七)、七物厚朴汤(《袖珍》卷三引《圣惠》)。

呕者,加半夏5合;下利,去大黄;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注意海藻菘菜、生葱、羊肉、饧。

各家论述1.《沈注金匮要略》:此有表证腹满也。发热十日之久,脉尚浮数,当责风邪在表。然风气内通于肝,肝盛乘胃,故表见发热,而内作腹满;风能消谷,即能食而为中风,所以饮食如故。用小承气荡涤肠胃之热,桂、甘、姜、枣调和营卫,而解在表之风耳。

2.《张氏医通》:此本小承气合桂枝汤,中间裁去白芍之酸收,不致引邪入犯营血。虽同用桂枝甘草,与桂枝汤泾渭攸分。其厚朴独倍他药,正以泄气之浊逆耳。

摘录《金匮》卷上

猜你喜欢

  • 补益杞圆酒

    药方名称补益杞圆酒处方枸杞子、龙眼肉。功能主治补虚长智,开胃益脾,滋肾润肺。主五脏邪气,七情劳伤,心痛烦渴,神志不宁。用法用量制酒服之。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安神代茶饮

    药方名称安神代茶饮处方龙齿3钱(煅),石菖蒲1钱。功能主治宁心安神。主心经病。用法用量水煎,代茶。各家论述方中石菖蒲入心、脾经,具开窍安神之作用,《本经》称本药可“开心孔,补五脏”;龙齿归心、肝经,可

  • 含化止嗽丸

    药方名称含化止嗽丸处方款冬花(炒)1两,杏仁(去皮尖,麸炒)1两,贝母(去心泡)1两,吴白芷1两半,甘草(炙)1两半。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两作15丸。功能主治润养心肺。主肺气不和,咳嗽。用法用量

  • 两炒丸

    药方名称两炒丸处方半夏6两(切作片子),龙骨6两(碾为末),木猪苓6两(切作厚片子)。制法上药,先用生姜一斤,切作片子,换热水洗半夏7遍,去生姜不用,只将半夏一味同木猪冬一处拌匀,炒半夏微干,碾破半夏

  • 忿气散

    药方名称忿气散处方木香、丁香、人参、麦冬、大腹皮、甘草、草果、香附、紫苏、槟榔、藿香、厚朴、桑皮、陈皮、姜、枣、灯心。功能主治妇人噎膈。摘录《女科万金方》

  • 大朱砂丸

    药方名称大朱砂丸处方朱砂(别研)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石菖蒲半两,远志(去心)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甘草(炙)半两,茯神(去木)半两,酸枣仁(去皮,炒,别研)1分,全蝎(石灰炒,去毒)1分,杏仁

  • 开郁清痰丸

    药方名称开郁清痰丸处方半夏(法制)、陈皮、香附(醋浸)、川芎、苍术、白芷、白术、羌活、当归、桔梗、黄芩、玄参、黄连、石膏、连翘、贝母、枳壳、螵蛸(酒制)、海浮石、青黛、昆布(酒制)、甘草、天花粉各等分

  • 黄雪

    药方名称黄雪处方川朴消5斤,川大黄2两,黄芩3两,山栀2两,犀角屑1两,紫石英2两(细研),甘草3两(生用),竹茹3两,麝香半两(细研),朱砂1两(细研),羚羊角屑3两,郁金2两。制法除朴消、紫石英、

  • 茅香散

    药方名称茅香散处方茅香花1分,芦根1两,麦门冬3分(去心),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枇杷叶3分(拭去毛,炙微黄)。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脾胃壅热呕哕,烦渴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

  • 回乳汤

    药方名称回乳汤处方麦芽(炒)2两,归尾2钱,赤芍2钱,红花2钱,牛膝2钱。功能主治无儿吃乳,致乳汁胀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外以脚布束紧两乳,以手按揉之。摘录《外科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