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四逆散

四逆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四逆散

药方名称四逆散

处方甘草(炙)、柴胡枳实、芍药,各三钱。

功能主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备注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一钱半;下利悸者加官桂一钱半;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钱半;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钱半;泄利下重用薤白二十根同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四逆散

药方名称四逆散

处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四味,捣筛为细末。

药理作用对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泸州医学院学报》1980(2):9,四逆散复方对巨噬细胞机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P<0.005),对兔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和抗痉挛作用,可升高血压,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搏加快。认为四逆散对上述平滑肌及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其中所含枳实有关。

功能主治疏肝和脾,解郁透热。治少阴病,阳郁于里,致患热厥;以及肝失条达,气郁致厥,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脉弦细。

用法用量白饮和服3克,一日三次。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泄利下重者,加薤白

备注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神应圆

    药方名称神应圆处方威灵仙(去土)二十两,当归、肉桂(去粗皮),各十两。炮制上为末,以酒煮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经不足,风冷乘之,腰痛如折,引背膂仰不利,转侧亦难,或因役用过多,劳伤于肾、或

  • 虎目汤

    药方名称虎目汤处方好樗根。功能主治便血及脓毒下血,经年瘦者。用法用量樗根即大眼桐,一名虎眼树,一名山椿。虚极人,加人参等分。摘录《普济方》卷三十八引《仁存方》

  • 肝连丸

    药方名称肝连丸处方白羊子肝1副(勿令下水)。功能主治大眦赤脉传睛,常壅涩,看物不准。用法用量以线结定总筋,吊起高处,滤干血水,轻轻刮去外膜,可将置于平木板上,以竹刀割下肝,筋膜不用;肝、粉和为丸。每服

  • 柴胡消痈汤

    药方名称柴胡消痈汤处方柴胡10~20g,夏枯草10g,紫地丁10g,三颗针10g,黄芩5~10g,白芍5~10g,芒消5~10g,野菊花5g,郁金3~5g,大黄3~5g,法半夏3~5g,甘草3~5g。

  • 大麦片粉

    药方名称大麦片粉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良姜2钱。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胃。主用法用量本方名大麦片粉,但组成中无大麦片粉,疑脱。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如神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如神散药方名称如神散处方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用)、露蜂房(微炙)。炮制捣罗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牙、蚰牙,攻疰疼痛,日夜不止,睡卧不安,或牙动摇,连颊浮肿,不

  • 安幼汤

    药方名称安幼汤处方当归3钱,荆芥1钱,元参3钱,陈皮3钱,熟地3钱,麦冬3钱,生甘草5分,生地1钱,黄连1分,丹皮1钱,贝母3分。功能主治助正气。主小儿出痘。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四

  • 秘方万应丸

    药方名称秘方万应丸处方三棱莪术(各醋炒)陈皮(麸炒)橘红使君子肉 麦蘖曲(炒)神曲(炒)雷丸干漆(炒烟尽)各15克槟榔30克芜荑7.5克鹤虱(略炒)胡黄连(炒)甘草(炙)各9克木香良姜(陈壁土炒)砂仁

  • 凉血生地饮

    药方名称凉血生地饮处方生地18克丹参12克 侧柏黄芩各9克阿胶6克甘草3克槐花9克百草霜6克功能主治凉血散瘀。治妇人血热夹瘀,月经过多,色红有块,其气腥臭,腹有痛感,舌绛苔黄,脉弦数。用法用量水煎服。

  • 当归调血汤

    药方名称当归调血汤处方当归7.5克川芎3克白芍9克黄连3克黄芩3克升麻1.5克桃仁(去皮,另研)3克制法上药锉碎。功能主治主下痢红多。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时服。摘录《寿世保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