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地黄膏子

地黄膏子

药方名称地黄膏子

别名地髓煎丸

处方地黄8两,净蜜18两。

制法将熟地黄为末,同蜜熬成膏子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本脓血气衰乏,经气不调,虚烦发热,肌体瘦悴,形羸弱困,饮食不进,欲成劳病。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米饮亦得;或作膏子,酒化服,不饮酒,白汤亦得。

摘录《产乳备要》

猜你喜欢

  • 苁蓉羊肉粥

    《本草纲目》:苁蓉羊肉粥药方名称苁蓉羊肉粥处方肉苁蓉10~15克 精羊肉63克粳米100克精盐适量葱白2茎生姜3片制法分别将肉苁蓉、精羊肉洗净后细切,先用砂锅煎肉苁蓉取汁,去渣,入羊肉、粳米同煮,待煮

  • 调气汤

    《审视瑶函》卷五:调气汤药方名称调气汤处方白芍药1钱,陈皮1钱,生地黄1钱,黄柏(盐水炒)1钱,香附子(醋制)1钱,知母(盐水炒)1钱,当归身1钱,枳亮8分,白茯苓8分,甘草(用生梢)5分。制法上锉碎

  • 柴胡平肝汤

    药方名称柴胡平肝汤处方柴胡、黄芩、半夏、甘草、白芍、川芎、香附。功能主治气怒郁于下焦而致气疝,不痛不痒,但觉肿坠。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白牵牛散

    《圣济总录》卷八十引《膜外气方》:白牵牛散药方名称白牵牛散处方白牵牛子(炒)1两,青橘皮(去白,焙,炒)1两,木通(锉)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膜外水气。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厅类聚》引作“白牵牛子

  • 巴豆线

    药方名称巴豆线处方芦荟2钱,巴戟2钱,雷丸2钱,六汗2钱,巴豆2两,白丝线4两(先脱脂)。功能主治痔瘘。用法用量将前4味煎水,至浓时浆衣线,蒸1次,然后同巴豆蒸1次备用。摘录《外科十三方考》

  • 豁脾煎

    药方名称豁脾煎处方苍术1钱2分,藿梗1钱,当归1钱,厚朴5分(炒),神曲2钱,楂肉2钱,广皮7分,茯苓1钱5分,赤芍1钱5分,炙草4分,广木香4分(磨汁,冲服)。功能主治痢疾。用法用量引加煨黑姜1片,

  • 金星鳝散

    药方名称金星鳝散处方金星鳝(醋炙)半两,白矾半两,铅丹半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久痢。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米饮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七

  • 全天麻胶囊

    药方名称全天麻胶囊来源为天麻经加工成细粉制成的胶囊剂。性状为胶囊剂,内容物为黄白色至黄棕色的细粉;气微,味甘。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止痉。用于头痛眩晕,肢体麻木,癫痫抽搐。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6粒,每

  • 擦牙定痛散

    药方名称擦牙定痛散处方薄荷叶、天花粉、樟脑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一切牙痛,风热肿痛。用法用量擦患处。效。摘录《赤水玄珠》卷三

  • 黄耆五味散

    药方名称黄耆五味散处方黄耆6两,赤石脂8两,厚朴5两(炙),干姜2两,艾叶(炙)2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痢疾。脓血相和食不甚稀,每出脓血与食相兼,腹亦小痛。用法用量初服1方寸匕,以饮送下,每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