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人参半夏丸

大人参半夏丸

药方名称大人参半夏丸

处方人参半两,茯苓(去皮)半两,天南星半两,薄荷叶半两,半夏1两,干姜1两,白矾(生)1两,寒水石1两,蛤粉1两,藿香叶1分。

制法上为末,面糊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化痰坠涎,止嗽定喘,宣通气血,调和脏腑,进饮食。主诸痰呕吐,痰逆、痰厥头痛,风气偏正头疼,风壅头目昏眩,耳鸣鼻塞,咽膈不利,心腹痞满,筋脉拘挛,肢体麻痹疼痛,中风偏枯,咳唾稠粘,肺痿,酒病。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生姜汤送下;食后温水下亦得。一法,加黄连半两,黄柏2两,水为丸,取效愈妙。

摘录《宣明论》卷九

猜你喜欢

  • 干胭脂膏

    药方名称干胭脂膏处方干胭脂、白龙骨、白矾(煅)、白石脂(研)等分。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枣核大。功能主治小儿聤耳,常出脓水不止。用法用量以绵裹1丸,纳耳中,日3换之。摘录《婴童百问》卷四

  • 茯苓利膈汤

    药方名称茯苓利膈汤处方茯苓1两,牛蒡子2两(炒香),荆芥穗1两,桔梗1两(微炒),甘草半两(炙紫色)。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伤寒。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同煎6分,去滓温服,1日2-3服

  • 滑石石膏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滑石石膏散药方名称滑石石膏散处方滑石石膏各等分制法上药捣筛为散。功能主治治女劳疸,日晡所发热恶寒,小腹急,身体黄,额黑,大便溏黑,足下热者。用法用量以大麦粥汁服3~5克,每日三次

  • 鳜胆煎

    药方名称鳜胆煎别名鳜鱼酒处方鳜鱼胆(唯腊月收者最佳)。制法腊月取,挂于北檐下阴干。功能主治一切骨鲠或竹木刺喉中不下。用法用量鳜鱼酒(《鸡峰》卷二十四)。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四

  • 绵茧散

    药方名称绵茧散处方出蛾绵茧不拘多少制法用生白矾捶碎,纳入茧内,以炭火烧矾汁干,取出为末。功能主治治小儿痘疮余毒,肢体节骱有疳蚀疮,脓水不绝。用法用量干掺子疳疮内。摘录《小儿痘疹方论》

  • 连翘归尾煎

    药方名称连翘归尾煎处方连翘21~24克 归尾9克甘草3克金银花红藤各1.2~15克功能主治泻火解毒。治阳分痈毒,或在脏腑、肺膈、胸乳之间者。用法用量用好酒400毫升,煎至200毫升服。服后暖卧片时。邪

  • 温中圆

    药方名称温中圆处方良姜(去芦)、干姜(炮)、青皮(去白)、陈皮(去白),各五两。炮制上为细末,用醋打面糊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脏伤泠,宿食不消,霍乱吐泻,心腹膨胀,攻刺疼痛。用法用量每服三十圆

  • 加味清喉煎

    药方名称加味清喉煎处方润元参、大生地、粉丹皮、荆芥穗、玉桔梗、焦山栀、天花粉、牛蒡子、生甘草、南薄荷、青防风。功能主治虚烂喉风。本原不足,虚火上炎,喉间白斑,痛烂连扁桃腺及内外粘膜,视之不肿,六脉细数

  • 散热饮子

    药方名称散热饮子处方防风羌活黄芩黄连各30克制法上药共锉为末。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治眼赤暴肿。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食后温服。如大便秘涩,加大黄30克;如痛甚者,加当归、地

  • 八仙茶

    《串雅外编》卷三:八仙茶药方名称八仙茶处方杜仲4两(麸皮炒断丝),菟丝子(2两酒浸,制如常)5钱,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广木香1两(不见火),小茴香5钱,母丁香大者10个,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