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太一丹

太一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星(炮)、乌蛇(酒炙.取肉),各三钱;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半两;干蝎(微炒)一钱半,白附子(炮)三钱半,白僵蚕(去丝.嘴.炒)四钱。

已上为细末,以水一升,调浸三日,以寒食面一斗拌匀,踏作僸,须六月六日,以楮叶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纸袋盛,挂当风,十四日可用,每僸末一两,入下项药:

琥珀(研)一钱,辰砂(研飞)六钱,雄黄(研飞)三钱,甘草(炙.为末)半钱。

上合研匀,炼蜜和圆,如鸡头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惊,潮发搐搦,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及一切虚风,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一圆,温水化下,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垦(炮)乌蛇(酒炙,取肉)各9克天麻(去芦,酒浸一宿)附子(炮,去皮、脐)麻黄(去根、节)各15克 干蝎(微炒)4.5克 白附子(炮)10克 白僵蚕(去丝、嘴,炒)12克

制法上为细末,以水600毫升,调浸三日,以寒食面7.5千克拌匀,踏作曲。须六月六日,以楮叶罨七日取出,逐片用纸袋盛,挂当风,十四日可用。每曲末30克,入琥珀(研)3克、辰砂(研飞)18克、雄黄(研飞)9克、甘草(炙为末)1.5克,令研匀,炼蜜和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治小儿诸风惊痫,潮发搐搦,口眼相引,项背强直,精神昏困,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1丸,温水化,不拘时候。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杨氏家藏方》卷三:太一丹

药方名称太一丹

处方天南星120克(锉,炒赤,勿令焦)石膏120克 干葛(取粉)105克前胡60克川芎60克 白僵蚕(炒,去丝、嘴)白附子(炮)防风(去芦头)各3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用生姜自然汁糊和为丸,每两作10丸,阴干。

功能主治治伤寒伤风,肢节烦痛,憎寒壮热,或发热恶寒,似瘴非瘴,烦躁迷闷,面色红赤,头痛如破。

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用葱白薄荷茶送下,不拘时候。服之微汗出,立愈。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三

猜你喜欢

  • 回阳通脉饮

    药方名称回阳通脉饮处方党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黄芪25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熟地20克,炮姜5克,肉桂5克,附子5克。功能主治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主寒湿入络,气血瘀滞。用法

  • 寒托里散

    药方名称寒托里散处方黄栝楼3个(去皮取瓤子,炒),忍冬3两(即左缠藤),乳香1两,苏木2两,没药1两半,甘草节(炙)半两(红纹者)。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止痛消肿,初发服之则消散,已成则易溃,既溃则生

  • 二号扫风丸

    药方名称二号扫风丸处方大风子(土炒,去毛)62g,何首乌31g,白蒺藜31g,菊花15g,橘红15g,防风15g,牛膝15g,全蝎15g,当归尾15g,黄连15g,车前子15g,金银花15g,马钱子4

  • 金液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金液丸药方名称金液丸处方京三棱(煨,锉)2两半,蓬莪术(煨,锉)2两半,丁香皮(锉)2两,青橘皮2两,陈橘皮(各汤浸去白,焙)2两,白术2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半两,丁

  • 劳痛饮

    药方名称劳痛饮处方黄耆5钱,杜仲1钱,故纸1钱,核桃肉8个,红花5分。功能主治劳伤腰痛。用法用量酒煎服。摘录《仙拈集》卷二

  • 固根汤

    药方名称固根汤处方葳蕤1两,当归5钱,白芍5钱,熟地1两,麦冬5钱,甘菊3钱,菖蒲3分,柴胡5分。功能主治少年时丧元阳,又加时眼,不守色戒,伤损大眦,眦孔不闭,风寒透入其孔,内气即虚,外邪难杜,以致目

  • 敷涎膏

    药方名称敷涎膏处方黄丹、腻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鹅口、木舌。用法用量用蜜调蒸2次。睡时以鹅毛涂敷舌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一

  • 加味玉烛散

    药方名称加味玉烛散处方当归1钱3分,川芎1钱,白芍1钱,生地黄1钱半,大黄1、2钱,桃仁(去皮)1钱,红花1钱,甘草1钱,牛膝1钱。功能主治伤寒蓄血。血分有滞,小腹胀痛,热蓄下焦。用法用量老弱妇人血虚

  • 两援汤

    药方名称两援汤处方熟地2两,当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肉桂2钱。功能主治阴脱。大便之时,一时昏晕而脱者,两目上视,手足冰冷,牙关不利,不能语言。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冬除散

    药方名称冬除散别名冬阴散处方栾华5两,莎草根(炒,去毛)3两,丹砂(研)2两,消石(研)2两,石决明2两,石膏(碎)1两,白芍药1两,夏枯草1两,黄连(去须)1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中焦热结,目脸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