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宽中丸

宽中丸

《丹溪心法附余》卷三: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山楂不拘多少(蒸熟晒干)

制法上药研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食宽中。治饮食过多,停滞不化,胸膈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三

《三因》卷十六: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附子(炮,去皮脐)、木香(炮)、青皮大黄(湿纸裹煨)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醋煮糊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滞不快,饮食不消,胸膈痞塞,凝痰聚饮,状如伤寒,头疼,胸痞。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头疼甚,调救生散送下。

摘录《三因》卷十六

《鸡峰》卷十三: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别名指迷宽中丸

处方橘皮4两,白术2两。

制法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脾胃不调,冷气客于中,壅遏不通而为胀满者。

用法用量指迷宽中丸(《普济方》卷二十二引《简易》)。

摘录《鸡峰》卷十三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乌头(炮裂,去皮肤)半两,吴茱萸(汤浸,焙,炒)半两,高良姜半两,甘遂(麸炒)半两,大黄半两,栀子仁半两,巴豆(去皮心膜,研出油)49粒。

制法上为末,用枣肉为丸,如小绿豆大。

功能主治逐积滞,化宿食,和胸膈。主积聚宿食不消。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王氏集验方》: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苍术(去粗皮,米泔浸3日,炒干)2两,乌药(去粗皮)2两,香附子(火燎去毛)2两,三棱(醋煮,切,焙干)1两,广荗(煨)1两,青皮(去瓤)1两,陈皮(去白)1两,干姜(炮)1两,良姜(炒)1两,小茴香(炒)1两,神曲(炒)1两,麦芽1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中下气,暖胃调脾,消克饮食,补益虚损。主五劳七伤,下元虚冷,脚膝无力,腰滞腿疼,筋骨软弱,心胸胀满,呕逆恶心,恶闻食气;七症八瘕,五积六聚,痃癖气块,胁助疼痛,脐腹胀满,面黄肌瘦,身体倦怠,脾胃不和,不思饮食;风湿气痹,霍乱转筋,上吐下泻,气逆冲心,翻胃吐食,多年气痢,小肠疝气;妇人月事不行,脐腹疼痛,一切沉滞之气。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生姜汤送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九引《王氏集验方》

普济方》卷一八二: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木香5钱,三棱1两,莪术1两,青皮1两,陈皮1两,槟榔1两,桔梗1两,缩砂仁1两,人参1两,当归1两。

制法上为细末,用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胸进食,消痞化积。主一切气疾,诸般停滞,肚腹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米汤、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二

《医方类聚》卷一九五引《修月鲁般经》: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香附4两,陈皮2两,青皮2两,枳壳2两,枳实2两,三棱2两,莪术2两,神曲1两,麦芽1两,糖球子1两,牵牛(头末)12两。

制法上为末,滴水为丸。

功能主治肚内痞闷。

用法用量每服50-60丸,食远白汤吞下。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九五引《修月鲁般经》

普济方》卷二十二: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大腹子(炮,去皮脐)、青皮大黄(湿纸裹煨)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滞不快,饮食不消,胸膈痞塞,凝痰聚饮,状如伤寒,头疼胸痞。

用法用量每服10丸,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十二

医学纲目》卷十六引丹溪方: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枳壳

制法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诸般气痛。

摘录医学纲目》卷十六引丹溪方

普济方》卷二○四引《卫生家宝》: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三棱1两,莪术1两,缩砂仁(炒)半两,青皮(去白)半两,沉香半两,陈皮(去白)半两,香附子半两,胡椒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宽胸膈,化冷物。主十膈五噎,滞满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5丸,食后紫苏生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二○四引《卫生家宝》

御药院方》卷三:宽中丸

药方名称宽中丸

处方槟榔(面裹煨熟)2两,木香2两,半夏2两(生姜制),陈橘皮半两,青橘皮半两,京三棱7钱半,牵牛4两(微炒,取头末2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气不升降,痰涎郁塞,饮食不化。

用法用量方中槟榔用量原缺,据《普济方》补。

摘录御药院方》卷三

猜你喜欢

  • 清白散

    《古今医鉴》卷十一:清白散药方名称清白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炒)生地(酒洗,姜汁炒)黄柏(盐水炒)贝母 樗根白皮(酒炒)各等分干姜(炒黑)甘草各减半制法上锉一剂。功能主治治白带。用法用量生姜煎服。赤带,

  • 龙胆丸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五:龙胆丸药方名称龙胆丸处方龙胆22克(去芦、头)牛黄7.5克(细研)龙齿22克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研入麝香6克,炼蜜和丸,如黄米大。功能主治治小儿惊热不退,变而为痫。用法用量每次5

  • 消炎解毒汤

    药方名称消炎解毒汤处方赤芍9克,黄芩9克,桑叶9克,车前子9克,菊花9克,丹皮9克,花粉9克,泽泻9克,银花12克,连翘12克,玄参12克,蒲公英15克,薄荷4.5克。功能主治泻肝清热。主肝经郁热。(

  • 狼毒散

    《千金》卷二十三:狼毒散药方名称狼毒散处方狼毒、秦艽各等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恶疾。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次。50日愈。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狼毒杀虫辟毒,秦艽逐湿开痹,允为疠风专

  • 阿胶酒

    药方名称阿胶酒别名阿胶汤处方阿胶3两(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孕妇血痢。用法用量阿胶汤(《赤水玄珠》卷八)。摘录方出《证类本草》卷十六引《梅师方》,名见《普济方》卷三四四引《圣惠》

  • 鹿胶汤

    药方名称鹿胶汤处方当归1两,芎?1两,苎根1两,鹿角胶2两,艾叶2两。功能主治妊娠胎动不安,腰痛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4钱,以水1盏,加葱白2个,银半两,煎至1盏,去滓,空心、食前热服。摘录

  • 橘蒜丸

    药方名称橘蒜丸处方大蒜(去皮,每瓣攒一窍,入去壳巴豆1粒,用湿纸裹,煨熟,去巴豆不用)。制法用蒜捣成膏,入橘红末与蒜膏一味杵成剂,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心腹痞胀。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米饮、姜汤

  • 清痰利水汤

    药方名称清痰利水汤处方黑元参24克,半夏12克,吴茱萸6克,广陈皮6克,胆星10克,泽泻10克,防己10克,石苇10克,黄连6克,柴胡10克,川芎10克,升麻10克,藁本10克,甘草3克,代赭石21克

  • 加减白通汤

    药方名称加减白通汤处方附子1两(去皮脐),干姜1两(炮),官桂5钱,白术5钱,草豆蔻(煨)5钱,甘草5钱,人参5钱,半夏(炮)5钱。功能主治形寒饮冷,大便自利,完谷不化,脐腹冷痛,足胫寒逆。用法用量上

  • 仙露汤

    药方名称仙露汤处方生石膏(捣细)90克玄参30克连翘9克粳米15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生津。治寒温阳明证,表里俱热,心中热,嗜凉水,脉象洪滑,舌苔白厚,或白而微黄,或有时背微恶寒者。用法用量上四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