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布袋丸

布袋丸

《补要袖珍小儿方论》:布袋丸

药方名称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芜荑使君子各60克 白茯苓白术人参甘草芦荟各15克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驱蛔消疳,补养脾气。主小儿疳疾,体热面黄,肢瘦腹大,发焦目暗。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60克,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去袋,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

备注方中使君子芜荑芦荟夜明砂驱蛔消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精猪肉补中益脾,使杀虫之功寓于补养脾气之中,庶疳消而正不伤。

摘录《补要袖珍小儿方论》

《袖珍小儿》卷五:布袋丸

药方名称布袋丸

处方夜明砂(拣净)2两,芜荑(炒,去皮)2两,使君子(肥白者,微炒,去皮)2两,白茯苓(去皮)半两,白术(无油者,去芦)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半两,芦荟(研细)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诸疳疾,面黄腹大,饮食不润肌肤。

用法用量每服1丸,以生绢袋盛之;次用精猪肉2两,同药一处煮,候肉熟烂,提取药于当风处悬挂,将所煮肉并汁令小儿食之。所悬之药,第2日仍依前法煮食,药尽为度。

各家论述医灯续焰》:是方以四君补脾运土治其本,芜、使、芦、砂杀蛔清热治其标。食肉不食药者,收药味于肉,并肉并味从类而归脾。若脾疳面黄腹大,饮食不调,肌肉枯瘁,每见蛔者,服之自效,恐诸疳则未必也。

摘录《袖珍小儿》卷五

猜你喜欢

  • 加味活命饮

    药方名称加味活命饮别名加味活命散处方穿山甲(土炒)3钱,银花3钱,大黄3钱,归尾1钱半,陈皮1钱半,花粉1钱,赤芍1钱,生地1钱,薄荷1钱,防风1钱,白芷1钱,贝母1钱,甘草节1钱,乳香1钱,没药(净

  • 白大通丸

    药方名称白大通丸处方藿香(去土)2两,香白芷2两,川芎2两,川乌4两(冬去皮尖,春不去,半生半炮),鸡苏2两,木瓜2两,天南星2两,甘草4两(春炙,冬生),官桂2两,荆芥2两,乳香半两(别研),白僵蚕

  • 茅根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茅根汤药方名称茅根汤处方茅根(洗剉)、山栀仁、茵陈蒿、地骨皮、甘草(炙),各半两。功能主治治伤寒发黄,遍身如金黄色者。用法用量每服五钱,用水一盏半,生姜三片,豆豉三七

  • 木香蛤蚧丸

    药方名称木香蛤蚧丸处方蛤蚧1对(尾全者,洗净,酥炙),生鳖甲7钱半(去裙,醋炙焦),白茯苓7钱半,川芎7钱半,当归7钱半,北五味子7钱半,牛膝7钱半,绵黄耆半两,柴胡半两,知母半两,贝母半两(去心),

  • 逍遥蒌贝散

    药方名称逍遥蒌贝散处方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瓜蒌贝母半夏南星 生牡蛎山慈姑功能主治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治乳癖,瘰疬,乳癌初起。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中医外科学》

  • 滋阴固下汤

    药方名称滋阴固下汤处方生山药45克 怀熟地45克 野台参24克滑石15克 生杭芍15克甘草6克酸石榴1个(连皮捣烂)功能主治治温病服药后,外感之火已消,而渴与泻仍来痊愈,或因服开破之药伤其气分,致滑泻

  • 拈痛丸

    药方名称拈痛丸处方五灵脂蓬莪术(煨)木香当归各1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九种心痛。用法用量每服20丸,食前用橘皮煎汤送下。摘录《奇效良方》卷二十六

  • 身痛逐瘀汤

    药方名称身痛逐瘀汤处方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 灵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去土)功能主治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

  • 化痰铁刷丸

    药方名称化痰铁刷丸处方白附子(炮)南星(炮)半夏(汤洗)白矾(生用)各15克寒水石30克(烧)干生姜22克硇砂轻粉各3克 皂角(去皮、子)3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细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坠

  • 化肝消毒汤

    药方名称化肝消毒汤处方白芍3两,当归3两,炒栀子5钱,生甘草3钱,金银花5两。功能主治素多恼怒,容易动气,一旦两胁胀满,发寒发热,既而胁痛之极,手按痛处不可忍。两胁痛极生痈者。用法用量水煎汁1碗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