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当归养血丸

当归养血丸

《中国药典》:当归养血丸

药方名称当归养血丸

处方当归150g白芍(炒)150g地黄400g 炙黄芪150g阿胶150g牡丹皮100g香附(制)150g茯苓150g杜仲(炒)200g白术(炒)200g

性状本品为暗棕色的水蜜丸,味甜、微苦。

炮制以上十味,除阿胶外,当归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阿胶用适量水溶化,与炼蜜和匀。每100g粉末用含炼蜜35~45g的上述混合液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9g,一日3次。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当归养血丸

药方名称当归养血丸

处方玄胡(炒)丹皮当归(去芦)白芍各60克肉桂30克

制法上为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主产后恶血不散,小腹疼痛,时作时止;或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治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及心腹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空腹时用温酒或米汤送下,痛甚者细嚼咽下。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

《饲鹤亭集方》:当归养血丸

药方名称当归养血丸

处方当归白芍茯苓黄耆香附阿胶各90克 生地240克白术杜仲各120克 丹皮60克

制法上药研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主妇人经水不调,赤白带下,或子宫寒冷,久不受孕。(不孕)

用法用量每服6~9克。

摘录《饲鹤亭集方》

《中药成方配本》:当归养血丸

药方名称当归养血丸

处方当归3两,生地8两,白芍3两,黄耆3两,炒白术4两,茯苓3两,阿胶4两,艾叶2两,杜仲4两,制香附3两。

制法将生地切薄片,用开水浸透,与诸药打和晒干,共研细末,用白蜜2两,炼熟化水,将阿胶烊入泛丸,如绿豆大,约成丸29两。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主血虚气弱,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2钱,开水吞服。

摘录《中药成方配本》

《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当归养血丸

药方名称当归养血丸

别名当归活血丸

处方当归2两,牡丹皮2两,赤芍药2两,延胡索(炒)2两,肉桂1两。

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产后恶血不散,发歇疼痛,及恶露不快,脐腹坚胀,兼室女经候不匀,赤白带下,心腹腰脚疼痛。

用法用量当归活血丸(《女科指掌》卷五)。

摘录《局方》卷九(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猜你喜欢

  • 观音救苦散

    《松峰说疫》卷五:观音救苦散药方名称观音救苦散处方川芎3钱,藿香3钱,葱芦3钱,丹皮2钱(去心),元胡索2钱,朱砂2钱,雄黄4钱,白芷4钱,牙皂4钱。制法上为细末,朱、雄另研调入收贮。功能主治预防瘟疫

  • 槐耳汤

    药方名称槐耳汤处方槐树上木耳(烧作灰)。功能主治蛔心痛。用法用量痛发,以枣肉碾和,水调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六引《吴氏集验方》

  • 瘰疬拔根方

    药方名称瘰疬拔根方处方斑蝥7个(去头足并翅,同糯米炒用,米黄黑色为度,取蝥为末听用),鸡蛋1个(钻一孔,用银簪搅匀,入斑蝥末于内,再搅匀,另取鸡子壳补口,绵纸粘固,再用粗纸包七层,水湿透听用),土茯苓

  • 茵陈四逆汤

    药方名称茵陈四逆汤拼音Yīn Chén Sì Nì Tāng别名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汤(《医门法律》卷六),茵陈姜附汤(《类证治裁》卷四)。处方干姜45克甘草(炙)60克附子(炮)1枚(去皮,破8片)茵陈

  • 百补济阴丸

    药方名称百补济阴丸处方香附(炙)50两,当归50两,熟地50两,杜仲炭50两,续断50两,山药50两,茯苓13两,丹皮13两,泽泻13两,山萸(炙)22两,巴戟肉(炙)9两,苁蓉(炙)9两,补骨脂(炒

  • 八角茴香丸

    药方名称八角茴香丸处方山楂、枳实、大茴、吴萸、荔枝核。功能主治疝气。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复方矮地茶糖浆

    药方名称复方矮地茶糖浆处方矮地茶100g,铁包金100g,金樱子100g,岗梅50g,沙参50g。制法将上药锉碎,煮提两次,过滤,滤液合并,浓缩至400毫升时,静置沉淀,取上清液过滤。另取蔗糖88g制

  • 二母补中汤

    药方名称二母补中汤处方知母、贝母、人参、白术、黄耆、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功能主治疟疾发作之后,脉细无力者。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右归饮

    药方名称右归饮处方熟地6~9克或加至30~60克山药6克(炒)山茱萸3克 枸杞6克甘草3~6克(炙)杜仲6克(姜制)肉桂3~6克 制附子3~9克功能主治温补肾阳。治肾阳不足,阳衰阴胜,腰膝瘦痛,神疲乏

  • 大天南星散

    药方名称大天南星散处方天南星1枚(重8-9钱至1两)。制法先撅1地坑,深3寸许,用炭火5斤,烧通赤,去火,入好酒半盏在内,然后入天南星,却用炭火三两条,盖却坑子,候南星微裂,取出锉碎,再炒令匀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