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扶元益阴膏

扶元益阴膏

药方名称扶元益阴膏

处方党参1两,于白术1两(炒),茯苓1两(研),白芍8钱(酒炒),归身1两(土炒),地骨皮1两,丹皮6钱(去心),砂仁4钱(研),银柴3钱,苏薄荷2钱,鹿角胶5钱(溶化),香附6钱(制,研)。

制法共以水熬透,去滓,再熬浓,加鹿角胶溶化,兑炼蜜为膏。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温补肾阳。主

用法用量每服3钱,白水冲下。

各家论述益阴,则是凉血滋阴、调补肝肾。以异功健脾益气,逍遥理脾调肝,加以鹿角胶温补肾阳,地骨皮滋肾凉血,丹皮清热凉血,易柴胡为银柴胡者,推测应有阴虚发热之症状。本方配伍稳妥,通补并行,可长服。

摘录《慈禧光绪医方选义》

猜你喜欢

  • 茯苓六合汤

    药方名称茯苓六合汤处方四物汤4两,茯苓5分,泽泻5分。功能主治妊娠伤寒,小便不利。摘录《元戎》

  • 福建香茶饼

    药方名称福建香茶饼处方沉香1两,白檀1两,儿茶2两,粉草5钱,麝香5分,冰片3分。制法上为细末,糯米汤调为丸,如黍大。功能主治辟一切瘴气瘟疫、伤寒,秽气。主用法用量噙化。摘录《松峰说疫》卷五

  • 藿香脾饮

    药方名称藿香脾饮别名藿香扶脾饮处方厚朴1钱,炙草1钱,半夏1钱,藿叶1钱,陈皮2钱,木香5分,麦芽5分。功能主治腹胀渐至面,足肿及身。黄疸。用法用量藿香扶脾饮(《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六)。本方方名,原书

  • 鸡冠血方

    药方名称鸡冠血方处方雄鸡冠血。功能主治小儿不知所病便死绝。用法用量取雄鸡冠,临儿口上,割血滴入口,下即活。摘录《医灯续焰》卷十六

  • 固本健脾丸

    药方名称固本健脾丸处方白术4两,陈皮2两,茯苓2两,陈冬米2两,神曲1两,麦芽粉1两,肉蔻5钱,砂仁5钱,木香5钱。制法水叠丸。功能主治温补脾元,和中醒胃,进食止泄,推陈致新。主脾胃虚弱,嗳腐,痞满不

  • 黄耆解肌汤

    药方名称黄耆解肌汤别名黄耆解肌散处方人参5钱,黄耆5钱,当归5钱,川芎5钱,甘草5钱,芍药6钱。功能主治妊娠伤风自汗。用法用量黄耆解肌散(《普济方》卷三三九)。加苍术、生地黄亦可。摘录《袖珍》卷四引《

  • 黑膏

    《肘后方》卷二:黑膏药方名称黑膏别名生地黄膏(《太平圣惠方》卷十八)、地黄膏(《伤寒总病论》卷四)。处方生地黄250克(切碎)好豉270克 猪脂1千克雄黄麝香各少许功能主治治温毒发斑。用法用量上药前三

  • 芍药饮

    药方名称芍药饮处方赤芍药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天冬(去心,焙)各90克杏仁(去皮、尖、双仁,炒)50枚制法上四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风湿痹。身体疼痛,恶风微肿。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

  • 华山石刻散

    药方名称华山石刻散处方鸡肠草、旱莲草、茜草根、晚蚕砂、白矾、青盐、不蛀皂荚、诃子各等分。制法如麻豆大。入瓶子内,外用盐泥固济,口上留一窍,如皂子大,用木炭5斤煅之,烟尽为度,杵为细末。功能主治乌髭鬓。

  • 八毒赤丸

    药方名称八毒赤丸别名李子豫赤丸、八毒丸、杀鬼杖、斩鬼丹、杀鬼杖子处方雄黄(研)1两,真珠(研)1两,礜石(泥裹烧半日)1两,牡丹皮1两,巴豆(去皮心,熬)1两,附子(炮)1两,藜芦(炙)1两,蜈蚣1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