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排脓散

排脓散

外科发挥》卷四:排脓散

药方名称排脓散

别名四味排脓散(《景岳全书》卷六十四)。

处方黄耆(盐水拌,炒)白芷五味子(研,炒)人参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益气排脓。治肺痈吐脓,壅闷咳嗽,五心烦热。

用法用量每服9克,食后用蜜水调下。

摘录外科发挥》卷四

外科正宗》卷三:排脓散

药方名称排脓散

处方黄耆当归金银花白芷川山甲防风川芎瓜蒌仁各3克

功能主治益气活血,润肠排脓。治肠痈,小腹胀痛,里急后重,时时下脓,脉象滑数。

用法用量以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空腹时服。或为末,每用6~9克,空腹时用蜜汤调下。

摘录外科正宗》卷三

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排脓散

药方名称排脓散

处方人参黄耆白芷五味子各等分

制法捣为末。

功能主治益气排脓,治肺痈,咳吐脓血。

用法用量水冲服。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一

猜你喜欢

  • 半夏生姜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八:半夏生姜汤药方名称半夏生姜汤处方生姜15克(切)半夏(洗)10克功能主治温胃降逆。主胃中有寒之哕逆。用法用量上药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摘录《类证活人书

  • 逐石汤

    药方名称逐石汤处方金钱草30克,海金沙藤18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鸡内金6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4.5克(后下),小甘草4.5克。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通淋逐石。主湿热蕴结。用法用量水煎服,

  • 保生无忧散

    药方名称保生无忧散处方当归、川芎、白芍、人参、白术、甘草、陈皮、神曲、麦芽、紫苏、诃子、枳壳。功能主治安胎益气,令子紧小无病。主滑胎。摘录《古今医鉴》卷十二

  • 加味蜈蚣散

    药方名称加味蜈蚣散处方川芎、羌活、蜈蚣、全蝎、鱼鳔、黄芩、马前、雄黄、蚯蚓(焙干)、川乌头。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破伤风,角弓反张,口噤咬牙甚者。用法用量酒调下。摘录《证治宝鉴》卷一

  • 龙涎汤

    药方名称龙涎汤处方沉香1钱,木香1钱(不见火),人参4钱(不见火),甘草2钱(炙),丁香4钱(不见火),乌药6钱,陈皮7钱(浸,去瓤)。功能主治妇人心腹胀闷呕吐,不思饮食,噎塞。摘录《普济方》卷三二○

  • 引血归经汤

    药方名称引血归经汤处方生地27克荆芥3克麦冬9克 元参9克功能主治治四肢皮毛各处出血,名日肤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石室秘录》卷三

  • 补胃膏

    药方名称补胃膏处方良姜(微炮)1两,肉桂(刮去皮)1两,肉豆蔻半两,干漆(烧存性)半两,乌梅肉(炒干)半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小儿有虫,心腹痛甚,不可忍者。用法用量每服1-2

  • 护岩膏

    药方名称护岩膏处方党参1两,生黄耆1两,酒当归1两,大熟地1两,川乌7钱,南星7钱,半夏5钱,陈皮5钱,青皮5钱,川芎5钱,白芍5钱,白术5钱,甘草5钱,羌活5钱,防风5钱,乌药5钱,香附5钱,白芷5

  • 二乌丸

    《魏氏家藏方》卷一:二乌丸药方名称二乌丸处方川乌头(生,去皮脐)1两,海桐皮1两,草乌头(生,去皮尖)1两,五灵脂1两(别研)。制法上为细末。先取不至皂角2挺,捶碎酒浸,揉取脂,滤去滓,面糊为丸,如梧

  • 甘薯粳

    药方名称甘薯粳处方糯米、薯梗、白糖、芝麻。制法将糯米水浸35日,以米酸为度,淘净晒干,捣成细粉。看晴天将糯米粉入生水,和作团子,如杯口大。即将薯根拭去皮,洗净沙石土,徐徐磨作浆,要极细,勿搀水。将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