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搽药方

搽药方

幼幼集成》卷四: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铁锈、生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斑疹隐疹。

用法用量用芸苔菜捣烂取汁调涂之。

摘录幼幼集成》卷四

《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杏仁14枚(针挑火上烧半生半熟),轻粉1钱,片脑2厘。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杨梅天疱,遍身疮烂。

用法用量胆汁或香油调搽。

摘录《东医宝鉴·杂病篇》卷八引《医学入门

疡医大全》卷三十: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石膏、蜜陀僧、雄黄、生大黄各等分。

制法上研细。

功能主治赤游丹。

用法用量芭蕉根汁调敷。

摘录疡医大全》卷三十

审视瑶函》卷四: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血竭乳香没药轻粉、陀僧各等分。

制法上研为细末。

功能主治眼皮外满睑生疮,溃烂疼痛。

用法用量压之疮处。

摘录审视瑶函》卷四

《玉案》卷二:搽药方

药方名称搽药方

处方川椒1两5钱(炒黑),枯矾1两5钱,水银3钱,松香1两,蛇床子1两5钱,大枫子肉1两,苦参1两5钱,硫黄1两,防风3钱。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遍身发斑。

用法用量菜油调搽。

摘录《玉案》卷二

猜你喜欢

  • 巴豆膏

    《圣惠》卷六十五:巴豆膏药方名称巴豆膏处方巴豆7粒(去皮,研),硫黄半两(细研),白矾半两(烧灰),芜芎半两,猪脂3两。制法上为末,炼猪脂成油,入前药末调和令匀。功能主治一切疥疮有虫,时作瘙痒。用法用

  • 下甲丸

    药方名称下甲丸处方下甲(即龟版)150克 侧柏45克香附90克制法上药为末,姜汁浸地黄膏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阴虚气滞,胸闷发热。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摘录《医学人门》卷七引丹溪

  • 龙牡复脉汤

    药方名称龙牡复脉汤处方吉林参3克 陈阿胶4.5克鸡子黄1枚(包煎)生龟版生牡蛎各24克 化龙骨6克 生鳖甲12克 真玳瑁4.5克 生白芍9克麦冬9克 大生地12克 炙甘草4.5克 大坎炁1条(酒洗)功

  • 腽肭脐圆

    药方名称腽肭脐圆处方腽肭脐(一对.慢火酒炙令熟.研.飞)二两,精羊肉(熟.切碎.烂研)、羊髓(取汁),各一斤;沉香、神僸(炒),各四两。已上六味,用无灰好酒一斗,同于银器内,慢火熬成膏,候冷入下项药。

  • 冬瓜子散

    《圣惠》卷三十三:冬瓜子散药方名称冬瓜子散处方冬瓜子1两,青葙子3分,牡荆子3分,地肤子3分,蔓青子3分,决明子3分,车前子3分,茺蔚子3分,白蒺藜(微炒,去刺)3分,松子仁3分,桂心3分,蘡薁根3分

  • 金液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四:金液丸药方名称金液丸处方京三棱(煨,锉)2两半,蓬莪术(煨,锉)2两半,丁香皮(锉)2两,青橘皮2两,陈橘皮(各汤浸去白,焙)2两,白术2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锉)半两,丁

  • 壶隐子双鹿丸

    药方名称壶隐子双鹿丸处方雄麋1只,雌鹿1只,枸杞子16斤,当归(合用酒浸)3斤,川芎(不得见火)3斤,白芍(炮)3斤,生地(酒煮捣膏)3斤,人参3斤,白术(东壁土炒)3斤,白茯苓(去皮)3斤,甘草(蜜

  • 姜附四君子汤

    药方名称姜附四君子汤别名姜附四君汤处方干姜、附子、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功能主治寒气霍乱;半产,身热面赤,脉沉而细。用法用量姜附四君汤(《竹林女科》卷二)。《竹林女科》本方用量:人参、白术(蜜炙)

  • 救汗回生汤

    药方名称救汗回生汤处方人参3两,当归2两,柴胡2钱,白芍1两,陈皮5分,甘草1钱,麦冬5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5-6日,吐泻后又加发汗,气喘不得卧,发厥者。用法用量水煎服。2剂后减去柴胡,将此方减去10

  • 泻白散

    药方名称泻白散别名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处方地骨皮桑白皮(炒)各30克甘草(炙)3克功能主治清泻肺热,平喘止咳。治肺热壅盛喘咳,甚则气急,皮肤蒸热,发热日晡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用法用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