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枇杷叶汤

枇杷叶汤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枇杷叶汤

药方名称枇杷叶汤

处方枇杷叶(炙,拭去毛)4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5两,甘草3两(炙,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哕逆不止,饮食不入。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枇杷叶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卫生总微》卷十:枇杷叶汤

药方名称枇杷叶汤

别名枇杷叶散

处方枇杷叶1两(拭去毛尽,炙微黄),丁香半两,人参(去芦)半两,甘草(炙)半两,白茯苓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小儿一切吐逆、烦渴。

用法用量枇杷叶散(《普济方》卷三九四)。

摘录《卫生总微》卷十

圣济总录》卷一五六:枇杷叶汤

药方名称枇杷叶汤

处方枇杷叶(拭去毛,炙黄)1两,半夏(汤洗十遍,姜汁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高良姜1两,丁香1两,甘草(炙)1两,槟榔(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妊娠呕逆,不下食,心腹满闷,胁肋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5片,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六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枇杷叶汤

药方名称枇杷叶汤

处方苏子、贝母、桑叶、花粉、沙参百合薄荷射干前胡枇杷叶。

功能主治降气消痰。主小儿龟胸肺实,胀满有痰。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七

猜你喜欢

  • 芍药黄连汤

    药方名称芍药黄连汤处方芍药黄连当归各15克大黄3克 淡味桂1.5克 炙甘草6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活血行气,清热燥湿。治大便下血,腹痛。用法用量每服15克,水煎服。腹中痛甚者,加木香,槟榔末各3克调

  • 大辰砂丸

    药方名称大辰砂丸处方天麻(去苗)1两,防风(去芦头)2两,细辛(去苗叶土)半两,薄荷叶半两,川芎1两,甘草(炙)1两,吴白芷1两,朱砂1两(为末)。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功能主治

  • 复春丹

    《瑞竹堂经验方》卷二:复春丹药方名称复春丹处方杜仲(酥炒断丝)破故纸(酒浸一宿,用脂麻炒黄色)萆薢(酥炙黄)巴戟(去心)各30克沉香15克制法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腰腿疼痛。用法用

  • 畅卫舒中汤

    药方名称畅卫舒中汤处方香附(醋炒)8分,苏梗5分,苍术(泔浸)5分,贝母8分,连翘(去心)5分,抚芎6分,神曲(炒)1钱,沙参1钱,桔梗4分,南木香半分。功能主治气膈。用法用量大剂煎,徐徐呷之。各家论

  • 苓泽石膏汤

    药方名称苓泽石膏汤处方茯苓3钱,泽泻3钱,栀子3钱,甘草2钱,半夏3钱,石膏。功能主治湿热熏蒸,目珠黄赤者。用法用量方中石膏用量原缺。摘录《四圣心源》卷八

  • 火杴丸

    药方名称火杴丸处方火杴草。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寒,泄泻。用法用量每服30丸,白汤送下。摘录《本草纲目》卷十五引《圣济总录》

  • 加味滞下丸

    药方名称加味滞下丸处方川黄连(切片,拌好酒,用吴茱萸浸2宿,瓦上炒干,分连、萸各贮,净黄连3两,白痢加茱萸1两,赤痢用湿槐花炒,去槐花)8两,白芍药(酒浸,切片炒)5两,乌梅肉2两,滑石(水飞)6两,

  • 秘传降气汤

    药方名称秘传降气汤处方桑白皮(炒二两),骨碎补(去毛.炒)、草果仁(去皮.煨)、五加皮(酒浸半日.炒黄)、半夏(生为末.生姜自然汁为饼.再碎.炒)、桔梗、诃子(炮.去核),各半两。甘草(炒)、枳壳(去

  • 活血破瘀汤

    药方名称活血破瘀汤处方黑玄参5钱,丹皮3钱,枯草3钱,香附3钱,当归4钱,川芎3钱,胡黄连3钱,蒺藜3钱(炒),白芍3钱,谷精草2钱,木贼3钱,甘草1钱,田三七5分(为末)。功能主治活血破瘀。主聚星障

  • 地黄叶猪肾羹

    药方名称地黄叶猪肾羹处方生地黄叶4两(切),猪肾2两(去脂膜,切),豆豉1合,生姜1分(切),葱白3茎(去须,切)。功能主治骨蒸劳,乍寒乍热,背膊烦痛,瘦弱无力。用法用量先以水2大盏煮豉等,取汁1盏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