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槐荆丸

槐荆丸

儒门事亲》卷十五:槐荆丸

药方名称槐荆丸

处方荆芥槐花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为丸服。

功能主治痔漏。

用法用量水煎1大碗服亦可。

摘录儒门事亲》卷十五

御药院方》卷八:槐荆丸

药方名称槐荆丸

处方槐花(微炒)1两,荆芥穗(去土)1两,枳壳(麸炒,去瓤)1两,白矾(生),薄荷叶半两,蔚金半两。

制法上为细末,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肠风痔漏,先脏腑,后便血。

用法用量每服60-70丸,空心食前温粥饮送下,日进2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凉补风

    药方名称凉补风处方肉苁蓉(薄切,用酒浸1宿,火焙干)半两,泽泻(切,焙干)半两,石菖蒲半两,菟丝子(用酒浸1宿,研烂,焙干)半两,黄耆(火炙,细锉为末)半两,川楝子(细锉)半两,山茱萸半两,熟干地黄1

  • 灵液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灵液丹药方名称灵液丹处方乌梅(去核.炒)、寒水石(火煅.研飞)、瓜蒌根、石膏(研)、葛根、赤茯苓,各一两;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龙脑(别研)一钱。炮制上捣,罗为

  • 干木瓜汤

    药方名称干木瓜汤处方干木瓜(去瓤,净)4两,粉甘草(炙)2两半,茴香(炒)1两,白檀1两,白豆蔻仁半两,缩砂仁2两,干生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止渴,快气,除湿。主用法用量每用半钱,加盐,沸汤

  • 麦门冬汁

    药方名称麦门冬汁处方生麦门冬汁1盏,生地黄汁1盏,生藕汁冷水1盏,生藕汁熟水1盏,白药1两为末。制法上药和匀。功能主治呕血,吐血及鼻衄血。用法用量每服2盏,略煎沸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

  • 进退黄连汤

    药方名称进退黄连汤处方黄连(姜汁炒)1钱5分,干姜(炮)1钱5分,人参(人乳拌蒸)1钱5分,桂枝1钱,半夏(姜制)1钱5分,大枣2枚。功能主治握运中枢透达。主关格。用法用量进法用本方7味,俱不制,水2

  • 姜柴汤

    药方名称姜柴汤处方柴胡1钱,桂枝3分,花粉5分,牡蛎2分,炮姜2分,炙草2分。功能主治妇人热病经来,寒热如疟,狂妄。用法用量水煎服。汗出愈。摘录《嵩崖尊生》卷十二

  • 完带汤

    药方名称完带汤处方白术(土炒)30克山药(炒)30克人参6克白芍(酒炒)15克车前子(酒炒)9克苍术(制)9克甘草3克陈皮1.5克 黑芥穗1.5克柴胡1.8克功能主治健脾燥湿,疏肝理气。治脾虚肝郁,湿

  • 草果子散

    药方名称草果子散处方草果子半两,半夏半两,柴胡1两,厚朴1两,甘草(炙)1两,乌梅1两,大枣1两,常山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疟。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2片,煎至7分,温服。或去柴胡,

  • 第一和剂汤

    药方名称第一和剂汤处方附子1钱,白术1钱,黄耆1钱,芍药1钱,当归5分,干姜5分,芎?5分,茯苓5分,桂枝1分,甘草1分。功能主治妊孕苦心下迫者。用法用量上以水2合半,煮取1合半服。摘录《产论》

  • 黄连阿胶二味丸

    药方名称黄连阿胶二味丸处方黄连、阿胶。功能主治大孔痛,有湿热之毒流于大肠。用法用量为丸服。摘录《证治宝鉴》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