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槟榔饮

槟榔饮

《经验方》: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5~10克 萝卜子5~10克 鲜橘皮10~15克白糖适量

制法槟榔打碎;把萝卜子放小锅内炒香,然后捣碎;取新鲜橘皮(约1个整橘皮),煎成细丝状;然后将上3味一同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煮5~7分钟后,去渣留汁,最后加入白糖适量,当作饮料服用。

功能主治行气,消食,除胀。适用于小儿消食。

用法用量以上为1日量,可以作2~3次,温热饮用。

注意适用于体壮儿童,只宜饮用1~2天,不可多饮久服;体弱儿童者伤食,用量宜减半。

摘录《经验方》

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六四: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12枚,生姜4两,杏仁4两,白术4两,半夏8两,茯苓5两,橘皮3两。

功能主治胸中痰饮,肠中水鸣,食不消,呕吐水。

用法用量方中白术,《千金方衍义》作“柑皮”。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杏仁开拓胸中之气,姜、半消豁膈上之痰,槟榔茯苓泄利肠中之水,柑橘二皮一寒一温,升降上下之气,此惟病气未固,元气未漓者宜之。

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六四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生,锉)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大黄(锉)半两,甘草(炙,锉)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防己(锉)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胞囊实热,溲便癃闭,日夜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槟榔饮

药方名称槟榔饮

处方槟榔5枚(锉),木香1两,生姜(切,焙)半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芎?半两,前胡(去芦头)1分,丁香半两,山芋半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三焦荣卫不通,气满水胀。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空心温服。

脚肿,加牵牛子半两;面目浮肿,加郁李仁半两。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猜你喜欢

  • 地黄养血汤

    药方名称地黄养血汤处方熟地1钱2分,归身1钱,柴胡5分,茯苓1钱,白芍1钱,蔓荆8分,枣仁1钱,丹皮1钱,炙草5分,远志肉1钱2分,川芎1钱,黄耆1钱2分,升麻3分。功能主治血虚气陷,经行发热,兼头重

  • 除癣汤

    药方名称除癣汤处方防风、白芷、连翘、黄连、柴胡、甘草、蝉退、当归、生地黄、赤芍药各等分。功能主治风癣。用法用量用水2钟,加葱白3寸,煎8分,食远温服。出汗。摘录《医统》卷五十五

  • 分阴理阳汤

    药方名称分阴理阳汤处方人参、苏叶、葛根、桔梗、北柴胡、黄芩、陈皮、甘草。功能主治痘疹邪气正气相持者。用法用量煨生姜为引。摘录《痘疹会通》卷四

  • 二圣解毒丸

    药方名称二圣解毒丸处方川贝母、金银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功能主治小儿奶癣疮症。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滚水化下。注意乳母戒葱、蒜、椒、姜、烧酒、牛、羊、鲤鱼、动火等物。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救急雷公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救急雷公散药方名称救急雷公散处方硫黄(制)5钱,吴茱萸1两8钱,母丁香1两2钱,肉桂8钱,麝香4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霍乱吐泻,吊脚诸痧,绞肠腹痛,厥冷昏晕。用法

  • 干咯散

    药方名称干咯散别名八仙散处方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嗽,一切咳嗽喘急。用法用量

  • 黄连平胃散

    《医宗金鉴》卷六十七:黄连平胃散药方名称黄连平胃散处方黄连15克陈皮厚朴(姜炒)各9克甘草(生)6克苍术(炒)30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功能主治除湿热,消积滞。治脐痈,脐中不痛不肿,甚痒,时流黄水,属肠

  • 第二药神仙换肌丸

    药方名称第二药神仙换肌丸处方白附子5两(不蛀),槟榔5两,乌蛇1条(酒炙),全蝎2两(去毒),沙苑蒺藜5两,麻黄3两(去节),大枫油6两(真正地道者),牛蒡子5两,随风子5钱,大川乌3只(炮),白沙蜜

  • 腽肭脐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腽肭脐丸药方名称腽肭脐丸别名大腽肭脐丸(《圣济总录》卷一八六)。处方腽肭脐(慢火酒炙令熟)1对硇砂(研,飞)60克 精羊肉(熟切碎烂,研)羊髓(取汁)各500克沉香神曲(炒)

  • 芫花散

    药方名称芫花散处方芫花22.5克(醋拌,炒令干)狼牙22.5克雷丸22.5克桃仁22.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生用)白芜荑22.5克功能主治治蛲虫。用法用量上药捣细罗为散,隔宿勿食,早晨以粥饮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