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拼音Jú Pí Zhú Rú Tāng

处方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叶(拭去毛)麦门冬(去心)青竹茹半夏(汤洗7次)各30克人参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降逆止呕,和胃清热。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二: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别名麦门冬竹茹

处方茯苓(去皮)1两,橘皮(去白)1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麦门冬(去心)1两,青竹茹1两,半夏(汤洗7次)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体强新病,未经苦寒攻下,或误投热药滞药,脉见洪数滑实,呃逆声重相连者。

用法用量麦门冬竹茹汤(《医统》卷二十七)。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阳明药也。胃火上冲,肝胆之火助之,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故呕。竹茹枇杷叶、麦门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则肝气亦平矣;二陈所以散逆气;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姜呕家之圣药;久病虚羸,故以人参甘草大枣扶其胃气也。

摘录《济生》卷二

《麻症集成》卷四: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竹茹麦冬、建曲、鲜斛、炙草、橘红沙参谷芽茯苓、杷叶。

功能主治麻疹胃虚羸瘦,呕逆不已。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金匮》卷中: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别名竹茹汤、陈皮汤、竹茹橘皮

处方橘皮2斤,竹茹2升,大枣30枚,生姜半斤,甘草5两,人参1两。

功能主治伤寒病后虚羸,哕逆不已;或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或产后呃逆;或四时伤风咳逆。

用法用量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医学纲目》卷十六)、竹茹橘皮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陈皮竹茹汤”。

各家论述1.《医方考》: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2.《成方切用》:此胃虚而冲逆为哕,然非真元衰弱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因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承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临床应用呃逆:林某,男,34岁。呃逆已十余年,时好时坏,经常发作,曾经治疗无效。此次发作加剧,呃逆频发,恶心吐涎,口渴,上腹部疼痛,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脉弦,舌质红苔黄浊。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呃逆,中医诊为木土不和,肝阳有余,胃阴不足,肝胃火逆而致呃。以橘皮竹茹汤加减:橘皮4.5g,竹茹9g,玉竹9g,麦冬6g,炙草3g,石斛9g,大枣3枚,生姜3片,柿蒂4.5g。二诊,呃逆已减,晚能入眠,胸前痞闷。前方去大枣柿蒂,加生栀子、豆豉除胸脘痞闷,蔻仁宽中理气,连翘清热散结。三诊,呃逆已止,诸症亦瘥,惟心中灼热,脉稍转缓,舌苔微黄。前方倍石斛以养胃阴,加知母滋阴清热泻火。连服三剂,痊愈出院。四个月后追访未再发作。

摘录《金匮》卷中

寿世保元》卷三: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陈皮(去白)3分,人参2钱,甘草(炙)1钱,竹茹1钱,柿蒂1钱,丁香5分。

功能主治因吐利后,胃虚膈热而呃逆者。

用法用量上锉1剂。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温服。

身热发渴,加柴胡黄芩,去丁香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金鉴》卷六十二: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橘红2钱,竹茹3钱,生姜1钱,柿蒂7个,人参1钱,黄连1钱。

功能主治溃疡,胃火上逆气冲,以致时时呃逆,身热烦渴,口干唇焦,此热呃也。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活人书》卷十六: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橘皮2两,竹茹1升,甘草2两(炙),人参半两,半夏1两(汤洗)。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哕逆,呃逆,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6片,大枣1枚,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活人书》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参莲散

    药方名称参莲散处方人参1钱,莲子心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鼻衄不止。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新水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七十

  • 健脾增力丹

    药方名称健脾增力丹处方陈皮1斤,厚朴1斤,苍术1斤,神曲1斤,麦芽1斤,山楂1斤,甘草半斤,黑豆半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健脾开胃,利湿和中。主用法用量每服3钱。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

  • 归地滋血汤

    药方名称归地滋血汤处方秦归4钱,熟地3钱,鹿角霜3钱,香附3钱,泡参4钱,白术3钱,桑寄生4钱,枸杞3钱,萸肉3钱。功能主治滋阴补血。主月经后期属单纯血虚者。用法用量水煎,空腹服。摘录《中医妇科治疗学

  • 改定化毒丹

    药方名称改定化毒丹处方牛黄(真者)4分,琥珀5分,血竭1钱半,雄黄1钱半,辰砂1钱半,鹿胫骨1钱半,鲮甲1钱半,钟乳2钱,犀角1钱半,乌蛇1钱半,龙脑3分,麝香2分。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封髓丹

    《御药院方》卷六:封髓丹药方名称封髓丹处方黄柏90克 缩砂仁45克甘草60克制法上药捣罗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降火止遗。主治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夜梦遗精。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用苁蓉

  • 独活败毒散

    药方名称独活败毒散处方独活、木通、柴胡、黄芩、桔梗、枳壳、甘草、钩藤、广皮、苏梗。功能主治外感胁痛。摘录《症因脉治》卷一

  • 健脾化湿清金汤

    药方名称健脾化湿清金汤处方党参12克,茯苓9克,白术9克,苡仁15克,山药9克,元参9克,鸡内金9克,黄芩6克,白芨6克,甘草6克。功能主治健脾化湿。主风湿瘀积肌腠。(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

  • 矾石煎

    药方名称矾石煎处方矾石1两(熬枯),苦参,生地黄(洗令净,研,绞取汁)3合。制法上3味,粗捣2味为末,以生地汁并水2盏,煎至3合,绵滤去滓。功能主治鼻中热气生疮,有脓臭,兼有虫。用法用量方中苦参用量原

  • 大钩藤饮

    药方名称大钩藤饮处方钩藤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1分,麻黄(去节)1两1分,当归(切)3分,龙齿(研)1两,石膏(碎)2两半,赤芍药(去黑皮)1两,桂(去粗皮)1两,龙胆(去土)1两,牛黄(研)1

  • 柴胡消肿汤

    药方名称柴胡消肿汤处方黍粘子(炒)5钱,黄连5钱,归尾1两,甘草1两,花粉1钱,黄耆1钱5分,黄芩2钱,柴胡2钱,连翘3钱,红花5分,玄参1钱。功能主治马刀疮肿盛。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5钱,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