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站>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沆瀣丹

沆瀣丹

药方名称沆瀣丹

处方川芎(酒洗)锦庄黄(酒洗)实黄芩(酒炒)厚川柏(酒炒)各27克黑牵牛(炒,取头、末)18克、薄荷叶13.5克 粉滑石(水飞)18克 尖槟榔23克(童便洗,晒)陈枳壳13.5克(麸炒)净连翘(除去心隔,取净)京赤芍(炒)各18克

制法上十一味,依方炮制,和匀焙燥,研极细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导滞。治小儿一切胎毒,胎热胎黄,面赤目闭,鹅口口疮,重舌木舌,喉闭乳蛾,浑身壮热,小便黄赤;大便秘结,麻疹斑痧,游风疥癣,流丹斑疹,痰食风热,痄腮面肿,十种火丹,诸般风搐。

用法用量月内之儿,每服1丸,稍大者2丸,俱用茶汤化服。但觉微有泄泻,则药力行,病即减矣。如不泄,再服之。重病每日三服,以愈为度。

注意服药期间,乳母切忌油腻,胎寒胎怯,面色青白者忌服。

备注方中黄芩清上焦之热,黄柏清下焦之热;大黄清中焦之热,又能推陈致新,活血除烦,导三焦郁火,从魄门而出;槟榔枳壳行气利痰;川芎薄荷散头面风热;连翘解毒除烦;赤芍调荣活血;牵牛,滑石清热利水,引邪热从小便而出。诸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导滞之功。

摘录幼幼集成》卷二

猜你喜欢

  • 猢狲骨熁膏

    药方名称猢狲骨熁膏处方猢狲骨2两,穿山甲骨2两,狗食系骨2两,腽肭脐2两,虎胫骨2两,野狸骨1两,水獭骨2两,猫儿食系骨2两。制法上为粗末,以米醋拌,入瓶子,以泥密封头令干,以大火烧令稍热为度,候冷取

  • 柴胡厚朴汤

    《外台秘要》卷七引《广济方》:柴胡厚朴汤药方名称柴胡厚朴汤处方柴胡厚朴(炙)各3克茯苓橘皮紫苏各2.4克生姜3,6克槟榔1.5克(末)制法上七味,切。功能主治理气化湿。主气滞湿阻,心腹胀满。用法用量以

  • 柴胡丸

    《圣济总录》卷一五○:柴胡丸药方名称柴胡丸处方柴胡(去苗)黄连(去须)知母(焙)赤芍药龙胆黄芩(去黑心)地骨皮麦门冬(去心,掐)茯神(去木)甘草(炙)各30克槟榔(锉)22克。制法上十一味,捣罗为末,

  • 加减两地汤

    药方名称加减两地汤处方生地5钱,玄参3钱,白芍3钱,地骨皮3钱,阿胶(化冲)2钱,焦艾3钱,益母草3钱。功能主治养阴清热。主阴虚夹热,月经过多,或过期数日不净,色红无块,舌红,苔黄或无苔,脉弦数。用法

  • 槟芍顺气汤

    《温疫论》卷下:槟芍顺气汤药方名称槟芍顺气汤别名槟榔顺气汤(《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处方槟榔芍药枳实厚朴大黄功能主治行气通腑,清热解毒。主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口渴,心腹痞满,呕而不食,苔黄脉数。

  • 化毒除湿汤

    药方名称化毒除湿汤处方归尾、泽兰、苡仁、牡丹皮、赤芍、金银花、枳壳、川通草。功能主治湿热下注。摘录《疡科心得集·方汇》卷上

  • 草灰散

    药方名称草灰散处方荔枝壳(微燎存性)、草纸(烧灰存性)、多年陈茅草(晒干)。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痘溃烂。用法用量掺于烂处,即收水结痂。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五

  • 防风芍药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防风芍药汤药方名称防风芍药汤处方防风芍药黄芩各15克制法上药锉散。功能主治主泄泻、痢疾初起,身热,头痛微汗,腹痛而渴,脉弦。用法用量每服15~30克,用水450毫升,煎至1

  • 苍连丸

    《医学入门》卷七:苍连丸药方名称苍连丸处方苍术60克香附75克 片芩黄连(炒)各15克制法上药研末,栝楼瓤为丸。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化痰。主湿痰发热。用法用量每次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入门》

  • 鹅琅丸

    药方名称鹅琅丸处方冬虫草6钱7分,金牛草6钱7分,当归3钱4分,川芎4钱,法半夏2钱,黄耆2钱,熟地2钱,丹皮2钱,山药2钱,明党参2钱,鹤虱2钱,洋参5钱4分,萸肉2钱,覆花1钱4分,米壳2钱。制法